第1556页

袁卿,这种感觉,就像是你让一群身材矮小的人排排站,然后从里面挑出个子最高的那个,是,在这群矮小之人眼里,他很高,但是放在正常人那边看,他依然很矮。”

袁嗣觉得皇帝说的话有点绕,他想了一会儿。

“陛下的意思,是觉得太学里培养出的人才都不是最好的人才,陛下不满意?”

“倒也不是不满意,人才还是有的,村长乡长之类的事情,也并不需要一个国家栋梁去支撑,但是,人数还是少,还是不够,袁卿,你有什么办法能培养更多的学子吗?”

“更多……”

袁嗣想了想,开口道:“那无外乎增加太学规模,拨付更多款项,收纳更多学子。”

话是这样说,但是袁嗣心里明白,能否培养出更多的更好的人才,其实决定性因素很多,皇帝只是砸钱,是没用的。

就算把太学扩充到十万人规模,依然无法培养出皇帝真正需要的人才。

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都在士族手里,他们自己关起门来培养自己的优秀人才,那么多优质资源砸下去,那成才的效率肯定比太学里要高。

而且太学里的教育资源虽然不算差,但是多是具体事务型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那些能办事的人。

懂农业,懂手工业和商业,能治理好一村一乡一县之地,把地方生产和经济搞起来,那就不错了。

太学里没教政治,也教不了什么政治。

所以这些办事的官员除非天赋异禀或者有什么奇遇可以自行领悟,这辈子最多做到两千石的郡守,就别想往上爬了。

不懂政治在官场里可是很要命的,你光会办事不行,很多时候你不是办事就能解决问题的,光会办事不能让你在官场如鱼得水。

你得懂政治。

这个范畴就太大了,需要天赋,但是也需要最起码的政治启蒙,连政治启蒙都没有,只知道怎么办事,那实际上就是【吏】,而不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