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页

北宋初期,某个天才编了一个段子,说他亲眼看到一匹战马因为和生下它的母马进行交配而感到十分痛苦,最后自杀了,以此掀起了舆论。

他说这是灭绝伦理的行为,应该立刻叫停,人有人格,马也有马格,人不能辱马,不能让马做出如此伦理丧尽的行为。

于是朝廷迫于压力,对当时宋军中自主进行的战马血统维系进行了叫停。

宋初时,宋军骑兵普遍瞧不起辽国战马,认为辽国战马低矮,爆发力弱,血统低劣,缴获之后都当做驽马来用。

后来就再也没有这种说法了。

郭某人深深感到改良战马血统的重要性,于是在马远率领联合商队出发的时候,告诉他不仅要找到贵霜帝国和贵霜帝国做贸易,更要找到大宛,从大宛得到优秀马种,带回魏国。

第0969章 大宛国很乖

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济远近之难。

战马是否优良,对于国家兴亡和安宁有很大的意义,这是古人也知道的事情。

以马为姓的马远更加清楚这一点。

中原地区原有马种,由于长期圈养和驾车,其奔跑能力及耐力均大大降低,对于速度和耐力要求极高的骑兵来说,这种马并不理想。

所以引进优良血统的战马进行战马血统改良就很重要。

但是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原地区马匹和高原马匹之间产生区别的原因在于战马的饲养环境。

中原北部和西部有广袤的草原和高原,地广人稀,方便马匹奔跑、驰骋,对马匹的饲养属于放养。

而中原地区因为地理限制,传统的养马方法为圈养,限制了马匹的活动范围。

一开始还好,日子一久,放养和圈养对马匹的影响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