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页

的确,这个问题提出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郭某人一直都在故意忽视这样的事情。

因为他对官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求记录在案的东西非常多,魏帝国政府使用的竹简、纸张和帛的数量远远超过东汉政府所需要的。

这是一笔很大的财政支出。

就像之前那场论才大典,一千多人的考试,消耗了大量的竹简,成本高昂,事后被很多官员议论,说这样的方式实在过于昂贵,不能成为常态,否则政府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消耗。

这是实话。

第0929章 郭某人的大数据压迫

较早以前,已经有官员上表劝郭鹏不要那么详细和频繁的对地方进行人口和土地亩数普查,那对基层来说压力很大。

记录数据需要大量的记录载体,可是偏偏这些东西是非常缺乏的。

竹简也好,帛书也好,纸张也好,价格都不便宜,不能那么大规模的使用,使用太多,连储存都储存的不方便。

以前使用竹简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写错字了或者需要更新的时候都可以用刻刀把之前写上去的字刮掉,然后继续写。

现在为了比对数据的真实性,这样的行为不被允许,于是制造竹简的部门只能把竹简造的越来越薄以降低成本。

但这样又会增加制造竹简需要的时间,让竹简制造工场劳累不堪。

兼管工部的田丰多次上表希望郭鹏考虑这个问题,郭鹏不听,反而斥责田丰办事不利。

每逢战事或需要动员人力物力的时候,还是强制性要求地方进行详细且全面的人口和土地亩数的普查。平常时节则规定三年一普查,不得有误。

田丰为此忧心忡忡。

这笔财政支出就很高,工部压力大,地方官府的压力也很大,基层官吏的压力更大,成天跑上跑下传递消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