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页

荀彧和臧洪以及二十六名官员被抓了起来,关进了死牢,等待着处置,鲍信的运气还不错,但是被吓病了。

自打那一天之后,鲍信就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他是真的被吓病了。

蔡邕的运气更不错。

原本可以想象,蔡邕也是一个反对的大热门,结果因为蔡邕在这场大朝会进行之前两天刚好病倒了,躺在病床上,没能参与这件事情的任何一个环节和后续的一切。

荀彧和臧洪在朝堂上的言行举止被荀攸和临淄营的密探一起告知了郭鹏,郭鹏拿着两份报告做了比对,发现荀攸没有说谎,没有夸大言辞,一切都是真的,所以他很满意。

荀攸已经献上了投名状,他背后的荀氏认怂了,已经完全抛弃了固有的立场,拼命的往郭某人这边挤来挤去,蹭来蹭去,不想被丢下。

如此这般的姿态,让郭某人十分愉悦。

荀氏认怂了,那么接下来,就是陈氏了。

思考了一番,郭鹏把陈纪叫来了。

对于这位从青州刺史时代就与郭鹏一起行动的老臣,郭鹏还是很尊重的。

陈纪的年龄比蔡邕还要大,是当之无愧的国老,所以郭鹏对陈纪一直都很客气,很优容。

话虽如此,郭某人一直以来都对颍川籍士人不怎么感冒,尽管他自己的祖籍也是颍川。

早期跟随的他的非郭氏本家颍川人不过一人,枣祗,可他不是颍川大家族出身,也就是个小士族之家。

直到风云际会之下,他做了青州刺史,父亲郭单府中有几名被征辟的颍川士人顺势跟从了他,如杜袭和辛评,两人也并非一流士族出身。

旋即郭鹏成为青州牧,而当时陈纪正好在做平原相,两人有了上下级关系,郭鹏这才算是和颍川大族有了联系。

不过陈纪年龄大威望高,是海内名士,郭鹏是当之无愧的小字辈,虽然名义上是陈纪的领导,但实际上二十多岁的郭鹏又怎么会真的对五六十岁的陈纪以领导的身份自居呢?

更遑论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