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页

学业堂是刘表在襄阳创立的官学,雒阳太学被焚毁之后,刘表在荆州逐渐站稳脚跟,于是在数年之后创立了学业堂。

因为荆州的安全,还有刘表本身八厨之一的名望,于是吸引大量北地士人南下,东汉的学术中心转移到了荆州的学业堂内,学业堂内的藏书教习等盛况不输于东汉太学。

而当时的北地战乱不休,只有郭鹏在临淄创立的临淄官学还能吸引一部分学者和学子前往,不过因为频繁的战乱,吸引力并不如襄阳学业堂。

诸葛玄在荆州数年,看到北方战乱不已,已经对北返没有信心,觉得诸葛氏需要在江南安家立命了,于是就开始一门心思的在荆州钻研门路,铺设关系网络。

琅琊诸葛氏不是一流士族,甚至在二流士族里也只能算是末流,比起郭鹏出身的郭氏还要不如。

郭氏好歹还是家世衣冠,世世代代掌管法律解释,在中央朝廷有接近世袭状态的一席之地,而诸葛氏属于徐州当地的小士族,地方二千石的官职就是极限了,甚至不能在中央立足。

如此这般的诸葛氏到了荆州自然也没有太好的发展前途。

诸葛玄本人因为是刘表的属吏而得以立足,但是这并不足以让诸葛氏立足。

诸葛玄一门心思拉关系,终于和荆州各大家族,蔡氏,蒯氏,庞氏和黄氏都扯上了关系,为诸葛氏的立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数年如一日的钻营,抱着病还帮诸葛亮定下了与黄承彦之女的婚事。

随后,诸葛玄耗尽心血一命呜呼,诸葛亮悲痛之下,也是无可奈何,继承了诸葛玄留下的关系网络,小心经营,撑起门面。

他还年轻,本来还没到成年的时候,不过为了顺应诸葛玄的期待,他在诸葛玄病重的时候行了冠礼,取字孔明,迎娶了妻子黄氏,奠定了诸葛家的门面,让诸葛玄放心的去了。

诸葛玄去世以后,诸葛亮一边操持生活,一边继续在学业堂里读书,精进学问,和孟建,石涛,崔钧,还有徐庶为友,互相交游,切磋学问。

本来日子过得也算踏实。

结果天下风云际会,局势大变,先是袁术造反称帝,建立陈国,然后被征北大将军郭子凤打败,消灭掉。

本以为天下会恢复安定,结果弘农朝廷来了一个八国分封,撕裂天下,荆襄士人听闻刘表有称公之意,群起反对,在学业堂大肆商议这件事情,引起舆论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