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郭鹏钻的就是这样的空子,以后自己主政一方,当然不希望这样子的事情发生。

但是没有科举,没有足够的识字的人口和人才,不和士族妥协,拿什么来治理地方呢?

地方不是几个谋士几个太守就能治理的,需要的是大量的县令县丞刀笔吏文法吏等等低级官僚才能维持起来的,这些人都要识字,都要有相关的技能,才能维持地方发展。

这样的人自己拿不出来,就只好交给士族豪强,他们提供子弟来掌握,这样的话,自己如何能放心?

郭鹏思考了好几个晚上,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自己要有培养人才的能力和准备,有些事情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能等事到临头再去准备。

士族豪强支持的政权,显然要维护士族豪强的利益,等帝国建立起来之后再去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士族豪强动手,容易吗?

刘秀可谓是位面之子气运之皇,取天下就跟玩似的,但是成为皇帝以后,他也想要收权,也想要恢复前朝编户齐民,可是面对士族豪强的强烈抵抗,他的土地改革失败了。

从此以后东汉帝国的命运就确定了。

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性意义的反面教材。

无法上战场的人未必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抛弃的话会动摇人心,失去自己维系军队的基础,善加利用的话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郭鹏决定,将这些失去上战场能力的人送到谯县郭氏庄园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并且让郭金和郭土安排教他们识字,然后郭鹏会编纂一些从卢植处学到的简单的牧民知识,一点一点的传授给他们。

不需要高才大才,只要他们可以胜任小吏的职位就可以了。

懂一些耕作的知识,懂一些水利的知识,懂一些家长里短矛盾纠纷的处理知识,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懂一些数学运算的基本能力等等。

将他们培养成一支基层行政干部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