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世界上本来就没什么公平好讲,得了便宜还卖乖这种事情郭鹏是不会去做的。

乱世将要来临,生存才是最大的问题,不在现在积累足够的政治资本,在未来求生就是个大难题。

“多谢岳丈关怀,小婿不胜感激。”

郭鹏认下这份情,表示自己没有不愉快。

这倒让曹嵩松了口气,本来曹嵩还以为郭鹏会因为自己这番举措而有些不高兴,觉得自己轻视他的才学之类的。

主要是曹嵩不懂公羊学,不知道这些策问到底是容易还是难,收了钱的尚书本着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理,就这样做了,他自然也就这样接受了,反正都花了钱了。

但是看郭鹏没有不高兴的样子,曹嵩也就高兴了。

“进入太学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小乙啊,进到太学以后,你想过要如何学习吗?”

曹嵩这算是问到了点子上。

西汉时期太学最早只有五经博士,五名博士分别对应《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五本儒家经典。

一名博士可以传授数百甚至上千名子弟,而太学学子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三万。

而后随着经学方面的发展,五名博士的传承者出现了对经典有不同解释的优秀者,每一经衍生出了不同派别和其传承者。

于是到了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五经博士已经有了十四人,号称五经十四博士,一直到现如今都没有改变。

比如研究《尚书》的就有欧阳氏、大小夏侯氏三家博士,而弘农杨氏家传的经典就是《欧阳尚书》。

研究《易》的有施氏,孟氏,梁丘氏和京氏四家,汝南袁氏家传的经典就是《孟氏易》。

所谓家传,一般都是顶级士族才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