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页

新书[校对版] 七月新番 1173 字 2023-03-17

城头子路对众人说道:“多年前,大河决口,王莽为了保住其祖坟及沙麓山,竟不加堵塞,以至东郡、清河、渤海、平原人遭洪水席卷!”

城头子路的部下多是黄河两岸居民,大洪水到来时,他们毫无闻知,直到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其悲骇惨痛之状,记忆犹新,今日重提,多有拭泪者。

当场葬身鱼腹不知凡几,他们是靠着攀树登屋,浮木乘舟,得以侥幸不死。

可苦难并未结束,接下来死的人更多,大都缺衣乏食,昏聩腐朽的新朝官府又不肯赈济,瘟疫疾病横行。

更可怕的是洪水过后土地的盐碱化,真是绝了所有人的希望!连续几年,大河沿岸各郡频繁饥荒,粟收往往只有一、二成,一些郡县秋粮完全绝收!

他们勤奋,他们吃苦,可换来了什么啊?

当地活不下去,只能往外跑,不为溺鬼,尽成流民……对于他们来说,乞讨、走江湖、干苦力、卖儿鬻女,各种为了生计而不得已为之的办法都得用上,可饥馁煎迫如影随形。

最后迫不得已,只能染了赤眉,加入反抗的行列,依靠掠夺其他地区的财富,抢走有辜或无辜者的粮食,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如是数年。

但和樊崇那数十万希望异乡找到一片“乐土”的人不同,大河赤眉从未离家太远,他们还是寄希望于黄河消停下来,找回过去两百年的富庶与安乐。

总有什么办法,能让昔日的一切恢复原状吧。

黄河过去没这么桀骜,它泛滥乱动,肯定是有原因的吧!

“天灾乃是人间混乱的表现,一切都是因为新室,因为沙麓。”

不知从何时起,一种说法渐渐传开,迟昭依靠它将松散的百姓们聚集起来,这才有了数年前进攻元城的冒险。

只可惜刚过河,就被第五伦击败,迟昭平跳河,但她的说法和理念,却被城头子路继承。

城头子路仪式感不如前任,他将迟昭平的傩面戴上,只将人血涂在眉毛处,举起了一把火。

数万赤眉战士也相继举火,这是他们砍光附近树木做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