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觉得公孙龙不干人事,不懂耕作,不知防治,更不明白种植,那您活着干什么呢?整天说着些谁也听不懂的鬼话,研究这些有什么用呢?能让百姓吃得起饭嘛?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嘛?

公孙龙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研究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耕作之类的事情,随便一个庶民都能完成,难道还需要去研究吗?展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等到自己的学说被接受的时候,人人都能变得幸福,您的贡献将微不足道。

两个学派争执不休,赵括也没有去参与他们的纠纷,反而有些庆幸,公孙龙终于不来烦自己了。赵括还在用心教导着自己的弟子们,因为他感受到了弟子们的力量,这些弟子们在回去之后,就能为周围的人去讲解自己的学问,他们就会成为一座座小学室,教出更多的弟子们,赵括对于弟子们也没有太严格,无论是想要学习什么方面的内容,他都会用心去教。

就是有贵族弟子向跟他学习那些娱乐活动,他也会简单的为他们讲解。

就在赵括全力教导着这些弟子们的时候,终于有客人来到了马服。韩非将这位带到了赵括的面前,赵括急忙起身与这位客人相见,这位客人看起来年纪并不小,身材高大,留着短须,脸色憔悴,韩非为赵括介绍道:“这位就是韩国的郑国……”赵括一愣,这位郑国倒是与他所想的不同。

他并没有学者所有的那种自信,看起来很是平凡,普通,看起来忧心忡忡的模样,眼神里也没有任何的光泽。他在拜见了赵括之后,坐了下来,长叹了一声,方才说起了韩国的情况,苦,很苦。因为在与秦国的战争里,韩国沦为了主要战场,故而受到了最大的影响,韩国各地都变成了废墟,百姓们无处可逃,死伤无数。

被杀死的,被饿死的,被冻死的,郑国摇着头,赵括明白了他脸上的那种忧愁是从何而来的了,他皱着眉头,心里却很明白,只要战争没有结束,这些苦难就不会消失……不过,韩国已经被打废了,可以说,韩国如今没有了任何能自保的力量,国土被压榨的也差不多了,接下来,韩人的日子只怕会过的更加困难。

而想起韩国,赵括便会想起那位呕心沥血的国相。

“张相他……”赵括刚刚提及,郑国便又说道:“张相在韩国各地巡视,帮着安置灾民,又重新安排官吏,官吏都跑掉了……上君还因为这件事狠狠的训斥了他。”韩非站在一旁,听着郑国说起这些,他深吸了一口气,赵括看得出,他心里定然是不好受的,韩非每次在理解大一统的时候,总是会跳过韩国。

赵括能理解他,韩非是一个爱国者,更是一个爱天下者,他觉得天下应该一统,可他还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不愿意看到自己国家的名字,文化,文字都消失在历史的河流里,每当他听到这些关于韩国的事情,他都会显得很沉默,他用尽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似乎也没有找到拯救韩国的办法。

赵括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劝说这位遭受苦难的人,他只能安慰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请您放心罢。”郑国这才抬起头来,认真的询问道:“我看了您的《马服书》,我看到您什么都提出来的,为什么没有水利,建筑的内容呢?”赵括苦笑着说道:“因为这些事情,我自己也不知道,不敢妄加言语。”

郑国这才点了点头,赵括忽然想到了什么,或许可以让郑国也写一本书,总结一下自己的水利经验,对了,秦国还有一位水利专家,若是这两个人一同书写关于水利的书,应该能有很大的作用啊,他正要说自己的这个想法,郑国站起身来,说道:“请带我去发生水灾的地方吧。”

“这……您还没有吃饭。”

“路上也可以吃。”

面对直爽的郑国,赵括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好让人准备马车,便要跟郑国前往列人,展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水利专家到来的消息……大概率是从狄那里,嗯,当马车要出发的时候,展也到来了,赵括便将郑国与他介绍,展非常的开心,跟郑国询问了一些赵括听不懂的工程学问之后,两人都非常的尊重彼此。

带上了这两位,赵括离开了马服,在门口,他们还遇到了公孙龙,公孙龙正在跟乡里的几个孩童辩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