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页

“当然,老夫哄你作甚?”

顾秉谦没好气道。

“老夫只说一件最简单的事情给你听,你知道如今江南最流行的水稻种子吧?”

“知道!”孙承宗老实的回答,对于杨峰弄来的这种高产的粮食种子的事情,他虽然远在辽东,但也是知道的。

“下官虽远在辽东,但也听说江宁候弄来的这些水稻种子的最高亩产可达千斤之多,下官刚听说的时候还以为是谣传,但随着关内的消息不断传来,下官这才相信这不是谣言。”

“嗯!”

顾秉谦手捋胡须,“恺阳公说得不错,江宁候弄来的这些高产水稻种子产粮却是很高,虽然不是每亩都能达到千斤之多,但八九百斤却是能达到的。

再加上那些玉米、马铃薯、红薯以及高粱等农作物的种子,可以说大明近几年来虽然持续大旱,但却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流民事件,江宁候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这点恺阳公你承认吧?”

孙承宗默默的点了点头,饱读诗书的他是有名的至诚君子,对于公认的事实自然不屑于否认。

看到孙承宗点头后,顾秉谦意味深长的继续道:“恺阳公你想过没有,若是江宁候停止向大明提供高产水稻的种子乃至那些可以增加产粮的花费、农药,后果会如何?”

“后果当然会……”孙承宗不假思索的说了半句,随后立刻便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了骇然的神情。

“看来恺阳公也明白了这个后果。”

顾秉谦脸上露出了无奈之色,不等孙承宗说话便自顾自地说道:“江宁候提供的水稻产粮比起以往的水稻高了足足三成,再加上那些高产的马铃薯、红薯、玉米等作物,这样的产量意味着什么不用老夫说你也应该清楚吧?”

“下官明白了。”

孙承宗听明白了,已经习惯了亩产八九百斤的大明,若是重新回到每亩五六百斤的时代,恐怕那些江南的打地主们和农民恐怕第一个就受不了,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了。

“这还不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