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页

“是这样的陛下。”杨峰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微臣在剿灭了郑芝龙收复了其占领的苯港后才发现,台湾实在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

虽然可耕种的土地只有两成左右,但其土壤肥沃、温暖湿润,因此可以终止蔬菜、水果等作物,更重要的是它还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若我大明能占领台湾,台湾又能成为我大明一处粮仓。”

“哦……竟有此事?”

杨峰的话一出,不止是朱由校,就连大殿上的一众官员也都动容起来。

华夏自古就是一个农耕文明社会,就连乡间的老农都明白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更别提朝堂上的这些官员了。对于华夏的官员来说,如何让治下的百姓有饭吃是最迫切的事情。

华夏虽然地域辽阔,但实际上适合耕种的土地并不是很多,北方就不用说了,那里气候寒冷,在杨峰没有将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大明之前,适合在那里耕种的粮食种类并不多,而且一般只是一年一熟,所以那里的粮食一般都不怎么够吃。

至于南方嘛,虽然比起北方来来要好了不少。可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但充其量也只是一年两熟,现在听到杨峰说台湾种植水稻竟然可以一年三熟之后,不少人的眼睛都直了,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这意味着那里的粮食产量比起南方要高三分之一啊。

没有理会吃惊的众人,杨峰又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陛下,诸位大人,还有更惊人的呢。在台湾南面的吕宋岛等地,那里更是了不得,不但矿产丰富,那里的土地全都能种植水稻,而且全都是一年三熟,我大明若是能占领那里,则今后百年之内大明粮食无忧亦!”

“什么……竟有此事?”

“杨爱卿,果真如此?”

听到这里,朱由校几乎要跳了起来。

历朝历代,统治者最担心的是什么?

统治者担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老百姓没有饭吃,老百姓没饭吃就会造反,老百姓一造反皇帝老子的江山就坐不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最关心的就是粮食,只要老百姓有饭吃他们就闹不起来,这点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也不例外。

君不见后世的那些商人们为了赚钱可谓是绞尽了脑汁,什么“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但凡是市面上的东西就没有他们不敢炒的,但唯独只有一样他们是绝对不敢动的,那就是粮食。

因为这些人谁都知道,谁要是敢在这玩意上动脑筋,朝廷是真敢杀人的,就算你有天大的后台也不行,至于原因嘛就不说了。

现在朱由校一听到竟然有一个地方的粮食是一年三熟,只要占据了这个地方,大明百年之内就不用为粮食担心,这绝对是戳到了他的心窝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