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杨峰问道:“老杨,我此次过来是想要问问你,从今往后我就要常驻江东门千户所了,这里今后估计就比较少来,你们夫妇是打算跟着我一起去江东门千户一起住还是继续留在这里?”

杨来顺想了想才答道:“少爷,若是小人夫妇也跟您去了卫所,那这栋房子可就没人看了,况且您在千户所想必也不缺人伺候,小人还是留在这里替您看家吧,日后您进了城也有个落脚的地方,况且还有件事小人还没告诉您,前些个月小人已经托人给家里的那个不争气的小子捎去了一封信,让他们不要在辽东呆了,赶紧回来替老爷效力,昨日他已经让人回了信,等他将辽东那边的差使辞了之后就回来为少爷效力,小人也生怕一旦离开这里那不争气的小子过来后找不着小人那可就糟了。”

“这样啊!”杨峰点了点头,这才笑道:“那也好,这边的房子也不能没人看着,既然你们不愿意去千户所那就在这里替我看家吧。等你家的小子回来了跟我说一声,我尽力给他安排一个前程就是了。”

“小人多谢少爷!”杨来顺夫妇激动的就要给杨峰磕头,却被杨峰给拦住了。

杨峰又坐了一会,谢绝了杨周氏要留午饭的请求,并嘱咐两夫妇这些日子多留意一下南京的粮价,一旦有什么异动就尽快到江东门千户所向他禀报,并留下了几十两银子给他们,这才带着宋晔等几名亲卫踏上了返回千户所的归程。

在归程中,杨峰等人骑着马沿着江边一路小跑。江东门千户所所在的地势从低到高,放眼望去顺着江边两岸,参差不齐地分布着一些田地,略带浑浊的江水一直往西北方向流去。

江的两边有一些田庄分布在那,辐射着周边的那些田地和田庄。这些田地大部分是好田,田庄大的有数千亩,小的数百亩。

宋晔指着旁边的那些天告诉杨峰,这些田原本为江东门千户所所有,但是最好最大以及靠近河水边的田地,如今已经尽数被南京的权贵们所侵占,仅剩下一千多亩不怎么样的田地还在千户所手中,而这些田地原来也尽数被军官们侵占,千户所内的军户们要么租借军官们的田地来种,要么只能忍受着周边权贵们那高昂的地租租借他们的田地来种。不过近年来由于天气持续干旱,长江的水位也在不断下降,取水灌田变得越来越困难,大伙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起来。

杨峰下了马,由宋晔等人牵着,向着江边的田地而去。当杨峰走过一些田地时,只见田地旁的沟渠干涸,周围的田地上面竟然裂开了一道道口子,田地的表层翘着一块块惊心的硬皮,虽然天上依旧有一些小雪花落在上面,但转眼便不见了踪影,见之令人惊心。

看着周围因为没有水而变得干裂的田地,杨峰叹了口气。明明长江就在旁边,但周围的田地却得不到灌溉,这简直就是最大的笑话。不过杨峰也知道,这段时间正是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这样的糟糕气候要一直持续十多年才会得到缓解,历史上这样的气候也间接或直接的加速了大明王朝的崩溃。

又走到江边,杨峰发现长江的水位确实很低,已经露出了江边一大片的河床。虽然江边倒是有一些凭借人力或是畜力的龙骨水车、链斗式水车之类的引水工具,但这些汉唐时就出现的灌溉工具只能将水源引到江边一些较低的田地上,稍远及地势稍高的田地,就无可奈何了,只能靠一些人力或畜力进行肩挑手背,可这对于那么大的一片田地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根本就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看到这里,杨峰总算是明白了。在这种大旱大寒之下的小冰河时期,可说到处是赤地千里,就连靠近长江边的南京这个水源丰富的地方都是如此,别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缺水的后果就是百姓没法开垦荒地、没法种田,大量的良田不得不废弃,老百姓没饭吃自然就要闹事,加之北方的满人不断入侵,这才导致了大明王朝的崩溃。

第0040章 修缮水渠

杨峰一边观察周围田地的情况,眉头慢慢的皱了起来。千户所的良田几乎都被权贵们给侵占了,剩下的那可怜巴巴的两千多亩田地几乎都是距离江边较远的地方,想要取水实在是太麻烦了,难怪千户所穷成那样呢。

正在田间走着,原本牵着马走在杨峰身后的宋晔突然指着前方说道:“大人,快看,耿大人正带人修缮水利呢?”

杨峰抬头望去,只见位于千户所附近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千户所的军户。这些军户和家属们正挥舞着工具或是挖坑或是搬土,在他们的周围到处都是被翻出来的崭新的黄土,虽然天空中依然飘着小雪,但众人却干得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