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页

“向公何必如此?”赵和屏退左右,就连萧由与段实秀都出了营帐,这才对向歆道。

向歆沉声道:“不忍见陛下以一己之身,当天下之任,臣欲助陛下绵薄之力,故为之耳。”

“向公如此,可就是将讥谤骂名,归于己身了啊。”赵和道。

向歆又道:“恩由上出,怨由下承,此千古不易之理。歆,一介庸人,并无德才,能为陛下分谤,实臣之幸也。”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况且,此辈鼠目寸光,不识进退,骂我不过一时之事,千秋之后,歆只怕会因迁都之议而居名臣之列!”

赵和哑然一笑:“向公也觉得迁都可以?”

“那是自然,大秦立国之初,都于雍,灵公之时,迁都泾阳,献公在位,又迁栎阳,孝公之时,方迁咸阳……咸阳为都,尔来三百年矣,再迁洛阳,有何不可?”向歆毫不犹豫地道。

稍停了一下之后,向歆继续说道:“昔日关中之富,甲于中国,故此以咸阳为都,可聚关中之力以治六国,自始皇帝之后,更是以咸阳而号令天下。但如今关中富庶、民口之众已经次于河南,又次于江淮,不过与齐郡相当。关中已不足以制衡天下,此大势所趋!”

紧接着向歆又提出第三个理由:“火妖自西而起,若西域不守,而关陇之地尽成战场,继续以此为重点,大秦失纵深之地,将帅必为之束缚,难以与强敌周旋。”

他又看了赵和一眼,第四个理由出随之而出:“便是陛下挟天命之威,御强敌于国门之外,奋十世之烈,破妖虏于异邦之域,关中未为战事所及,亦不可久为都城。关中地方狭僻,受其所限,人口滋生之后,必生祸患,何如河南广大,兼有河东、河北、齐郡、江淮之利,陛下自可从容布局,成百代之基!”

此前他所说还只是揣摩赵和之意,但到了这里,他提出的理由就让赵和精神一振了。

因为这个理由甚至比赵和想的还要远。

赵和之所以要迁都,最主要的考虑还是出于针对绿芒与火妖。

郁成城发生的战事证明,火妖已经来到了大秦之畔,而小普林尼带来的消息,更是表明骊轩与犬戎未必靠得住——这两国被赵和强迫充当抵挡火妖的盾牌,如今只靠着骊轩皇帝与犬戎大单于的才略威望,才压制住了其内部投靠绿芒的意图,而骊轩皇帝与犬戎大单于还能支撑多久,实在是一个未知数。

若骊轩与犬戎彻底成为火妖大军中的一部分,那大秦西域的压力就会空前增长,赵和就不得不考虑收缩战线,将防线退至玉门、阳关一带,而关中就将直面威胁。

故此赵和有意迁都其实是权宜之举,可向歆的建议却是更进一步,哪怕天下太平,消灭了火妖,也将大秦帝都放在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