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页

“江南之地,处处漏洞,不必担忧。唯独江北之地,护国公治下军纪森严,我又不欲冒险夜中渡江,便只能此时在此,向曾将军讨个情面。”那人笑着向钓鱼之人拱了拱手:“还请曾将军网开一面,放我过江!”

二人对话之间,岸上已经有十余骑巡逻的军士望见江中之船,向着这边奔来。

钓鱼之人,正是曾灿。

他是兵家传人,早在十年之前,便已经于稷下投身赵和麾下,此后虽未随赵和去西域,却按照赵和的安排进入了北军之中。赵和自西域回师中原的过程中,正是他暗中联络稷下出身的北军将校,使得赵和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北军投靠,令司马亮、董辅等人功败垂成。在那之后,赵和便以他为将,坐镇南阳,威胁长江,并在道统二年初次科举之后攻取襄阳,大败所谓正统帝嬴祝之军。今年又以夏粮为饵,伏击董伯予,逼得董伯予孤身逃走。他有意乘胜南下,彻底解决掉嬴祝,但是却为大江所阻。这几日连接在长江之畔钓鱼,既是消瀢,也是在琢磨着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过江。

此时被那牛车上的男子揭破了身份,曾灿面上不惊,心中却是一跳。

“汝何人也?”他问道。

“襄阳诸葛瑜,山野一村夫。”那人微笑道。

曾灿心中一动:“诸葛明是你何人?”

“家中有一幼弟,曾于稷下求学,后随护国公远赴西域,其名正是诸葛明。”那人道。

曾灿不由点了一下头。

他认得诸葛明,否则方才就不会问了。他与诸葛明甚至还算比较熟悉,只不过两人一属兵家,一属墨家,彼此派别不同罢了。他也知道,在西域之行之后,诸葛明已经锻炼出来,在段实秀入咸阳之后,此人便已经接替了段实秀的工作。

以诸葛明的年纪,便当此大任,在赵和手下可谓前途无量。

“既是诸葛之兄,那就不是外人……只是为何令弟所学为墨家,而先生所学却是纵横家?”

“我非纵横家,我观书只是观其大略,百家为我所用,而非我为百家所拘。”诸葛瑜笑道。

曾灿一时无语。

不为别的,只是觉得此人虽然态度谦逊,但言语之中,傲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