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页

张钦听得直笑。

十余年前,他也是这般性格,点评天下人物,视英杰如无物,直到接连被二人打脸之后,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天下奇才何其多也,只不过因为各种缘由,大多数人才都不显其名。象钱益这般,只能说是年少轻狂。

“同科之中,这三人勉强可说英才,离人杰还差得远,若说人杰……张兄与益,不过二人罢了。”钱益说到后来,话风一转,又回到他们身上。

张钦心中突然一动。

他眯着眼睛看了钱益一眼:“愚兄虽不象贤弟这般豪气干云,不过觉得榜上有名应当不成问题,贤弟觉得,你我二人,孰为魁首?”

钱益呵呵笑了起来:“我就知道,贤兄看似谦逊,心底其实暗藏傲气……只不过贤兄蜗居于蜀地太久,虽然因此学问精深,但也因此眼界僻狭。我二人魁首之争,自然是我当胜出。”

哪怕张钦觉得自己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时也被噎得险些说不出话来。稍顿一顿之后,他才笑着道:“贤弟可知谦逊二字如何写么?”

“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明知人不如己却还要谦逊,那就是虚伪了。”

张钦再次被噎住,片刻之后才缓缓道:“可若贤弟没有取着这个魁首呢?”

“那就是此次科考不公,出现了弊案!”钱益目光炯炯:“事实上,若榜首与次席非我与张兄,此次科考就必有弊案!”

张钦霍然惊觉!

问题就在这里!

前些日子科考,还有科考之后,钱益都极为安分守己,看起来根本不象是来破坏科举的。此时他一句话,让张钦顿时明白,钱益要破坏的不是科举过程,而是科举声誉!

试想一下,这吸引了天下英才目光的第一次科举,若是爆发了弊案,对于科举,还有对于做出科举决策的赵和,会是何等的一种打击!

这种打击并不致命,可是却让人恶心,会破坏赵和为此次科举所做的所有准备,甚至冲击到赵和此前所说的“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