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他们可不是晁冲之的人,他们是执金吾,是从羽林军、虎贲军和北军中抽调出来的,是天子近卫,是大秦皇宫的守护者。嬴迨在,还可以凭借大宗正的身份指挥他们,嬴迨不在,他们理所当然要听丞相上官鸿与太尉李非的。

于是这些执金吾在短暂的思忖之后,有人大叫起来:“诛逆贼,诛逆贼!”

还有更聪明的,冲上来在上官鸿与李非身前护住:“保护丞相与太尉!”

近三分之后的殿中执金吾瞬间倒戈,剩余者也多数放下武器眼旁观,只有寥寥数人,还护着晁冲之,他们现在也顾不得抓赵和,只是小心地戒备着。

赵和将戟顿在地上,戟尖的血滴哒嘀哒落了下来。

他平缓自己的呼吸,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连续插嘴,特别是最后几个问题,都是别有深意,一方面是借此掩护自己接近嬴迨与晁冲之的动作,二来则是判断谁在这场政变之中是关键人物,至少是大殿中的关键人物。

所以他在倒数第二个问题时会问,这大殿之中的是不是莽山贼——如果是莽山贼,那么他夺戟之后击杀的就会是晁冲之,但嬴迨否认这些人是莽山贼,也就是说,大殿中困住他们的武士,是嬴迨手下的人。

杀了嬴迨,这些武士失去了指挥,上下犹豫,再借上官鸿与李非的威信,迫他们倒戈并不太难。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则纯粹就是为了让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嬴迨身上,放松对他的警惕,使他有可乘之机。

这是一场赌博,若再有一次,赵和不希望自己再陷入这种非生即死的赌命状态之中。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他赌嬴了。

他看向大殿深处的晁冲之。

晁冲之满眼恐惧地也看向他。

“晁冲之,给五辅留些体面吧,你已经输了!”李非从一名执金吾那里抽出了仪剑,他提剑上前,厉声喝道。

晁冲之这才看向李非,好一会儿,他扬声道:“上官丞相,我答应你的条件了,道、法、儒三家并为显学,你仍居丞相之位,我愿引咎自劾,只要儒家也可以成为显学之一!”

上官鸿叹了口气:“晁公,不要慌张,便是面对必死之局,也要镇之以静,象你这般太过激动,可不是养生长寿之道!”

“答应我,若不答应我,我……我还有天子,我还有天子在手!”晁冲之厉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