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页

此君考上举人却不愿赴京会试,而是回乡开坛讲学,和尚、樵夫、农民、商贾、闺阁女子……纷纷前来聆听。后来又去当老师,一路做到北京国子监博士,因才学出众升迁至刑部员外郎,甚至被外放为云南知府。

泰州学派本来就激进,李贽的思想更加激进,批评孔子,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尊重妇女,赞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因为其民间影响力太大,被弹劾“鼓吹歪理邪说”而下狱。

当时,万历皇帝没当回事儿,本来想把李贽给放了,谁知李贽竟在狱中自刎而死。

此时此刻,林载贽见到许多女学生,顿时就高兴起来,认为这里的开明风气很适合自己。

林载贽在观察学生性别,林奇材却在观察学生族裔。

有纯粹的汉人学生,也有混血汉人学生,亦有或黑或白的本土学生。

本土学生当中,黑肤色的还挺多,主要是首陀罗种姓子弟。他们的父母,多为天竺棉会商贾的仆人,他们从小就学会了说汉语。王渊为加快归化速度,命令沛阳城内所有汉人商贾,至少要送一个以上仆人孩子上学。

至于白肤色本土学生,九成以上是贵族子弟。

北方土邦的王公贵族,至少要送一个孩子,前来沛阳学习汉家文化,否则就将被视为意图谋反!

两人正在校园里漫步,突然看到一妇人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带刀女侍。

此妇人所经之处,学生们纷纷停下作揖致意。

待妇人离开,林载贽拦住一个学生问道:“可否叨扰兄台片刻?”

那学生是个混血汉人,穿的是改版儒衫,领口开得更大,袖子也变得更短,这是为了适应印度的炎热气候。此人作揖回礼道:“阁下可是刚从大明而来?若有疑问,但讲无妨。”

林载贽笑道:“兄台怎知我刚从大明而来?”

那学生说道:“阁下的儒衫为大明制式,如今天竺酷热难当。再过半月还更热,穿此种儒衫,到时恐怕就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