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页

不需要用火绳的火枪,而且能快速装填子弹,而且一半骑兵装备有这种火枪。伊斯拉姆沙又是羡慕又是恐惧,他跟着父亲打了十多年仗,今天才知道骑兵也能用火枪杀敌,更明白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自己轻敌了!

双方就这样对峙片刻,伊斯拉姆沙下令缓步推进,骑兵防备王渊从两翼冲锋。这次推进,不求杀敌,而是慢慢靠近己方城堡,先回城之后再重新进行战斗部署。

敌人一动,王渊立即分兵。

王渊自领1000国王亲卫骑兵、2000汉人火枪骑兵,绕向敌人左翼。王芳率领5000兄弟火枪骑兵,绕向敌人右翼。

8000古贾尔骑兵,因为没有配备火枪,而且不愿冒死冲锋,被安排去敌人后方等待战机。

这些古贾尔骑兵,都是古吉拉特的贵族部队。他们愿意跟着王渊打顺风仗,不愿跟着王渊打恶仗,被王渊派去绕后,一个个都欢喜得很——有机会就捅敌人菊花,遇到危险也能快速撤离战场。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不同的士兵,需要用到不同的地方,必须进行最合理的战斗部署。

王渊深谙此道,明白古贾尔骑兵的心思。干脆顺水推舟,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以免强行下令造成适得其反。

如此做派,不但有利于战斗,而且更容易收心。

古贾尔骑兵的贵族将领们,此刻就觉得跟着王渊打仗太舒服了,远比跟着王芳打仗要舒服。

一万六千骑兵,在王渊的命令之下,瞬间分为三队,反过来包围十一万敌军。

伊斯拉姆沙对此毫无办法,他有九万多步兵,一万余骑兵。但是,步兵大阵一旦推进,王渊立即掉头就跑。若派骑兵阻拦,王渊又会反过来吃掉骑兵。王渊可谓进退自如,来去随风。

苏尔王朝的这位新苏丹,终于体会到上百年来,大明军队面对蒙古骑兵的窘境。

打不着,追不上,分兵就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