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页

天竺缺人,更缺人才,幸好王渊早就准备。

抵达天竺之后,随行的两千多物理门徒,会被分散安排在各处。等他们搞清楚状况之后,再回大明接收八千军户及家属,将这些人妥善安排在天竺为民。这两千物理门徒,也是有家人的,举家搬迁可以,只带妻儿也可以,全凭他们自愿。

这就是王渊的初步发展思路,根据天竺的实地情况,将全国划为若干个行政片区。每个片区之内,又划为若干移民点。

以物理门徒为种子,每十人一组,负责管理一个移民点。有的负责组织移民,有的负责运送移民,有的负责安置移民,有的负责治理移民,有的负责教育移民。如此完善而精密的进行移民工作,形成一个又一个移民据点,再通过据点向四周发展辐射。

整个过程,是有规划的,是有条理的,是有全盘考虑的。

不像天竺棉会,全靠商人逐利移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头来还是一盘散沙。

至于方灵犀,他带去的济世派成员,将联系天竺济世派和锡克教,作为抗衡印度教、绿教的武器。只要给予政策优待,低种姓和贱民非常容易争取,绿教在印度次大陆传播,最初就是低种姓和贱民的大量加入。历史上,葡萄牙在印度传播天主教,最开始清一色全部是给贱民洗礼。

印度那地方很有意思,乐于接纳各种新思想及宗教。

面对新的宗教文化,先是传播给低种姓、贱民。传播到一定程度,高种姓主动寻求加入,再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把新宗教也搞成种姓制度,最终以此来维护高种姓的利益。

绿教、锡克教,刚开始也在印度众生平等,最后还不是划分了种姓等级?

如果基督教在印度大范围传播,估计印度的基督教也得划种姓。

第726章 国主的权威

马马拉普兰,汉名简称为“马兰港”。

这里是天竺东部第二大港口,在它南边的金奈(泰米尔纳德邦首府),如今还只是一个小渔村而已。

四十五岁的吴承恩,跟随其他物理门徒一起下船,入眼是码头上黑压压的脑袋。

《西游记》已经在大明连载完毕,除了少数朋友之外,至今没人知道他就是小说作者。堂堂士子,沦落到写小说为生,实在没脸公开身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