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页

张永送给王渊的这方砚台,则为建州砚当中的上上品,既漂亮又适合研墨。这种级别的砚台,可遇而不可求,有钱也不容易买到。

王渊打趣说:“这太监出手真大方。”

“太监送的?”黄峨问。

“张永在向我示好,”王渊解释道,“前有朱海渡大洋,后有朱奋复大宁,这两个太监,都是谷大用推荐的御马监之人。皇帝对谷大用愈发信重,张永心里着急得很。他怕我继续偏帮谷大用,干脆借着这次机会,送一件贺礼来缓和关系。”

张督公也难啊,司礼监掌印兼秉笔,这权力都能操控朝堂了,却冒出一个可以随意出入豹房的谷大用。

全家斋戒三日,跪迎封敕圣旨。

因为要擢升尚书,王渊担任左侍郎期间的功绩,如今都一并进行封赏了。

王渊,礼部尚书(正二品),兼太子宾客(正三品),兼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兼翰林院学士(正五品荣誉职务),兼荣禄大夫(从一品散阶),柱国(从一品勋阶)。

如果正式文件当中提起,应当如此表达他的身份:柱国、荣禄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宾客、詹事、翰林学士王渊。

荣禄大夫的散阶,是督理马政得来的;柱国的勋阶,是收复大宁得来的。

至于礼部尚书,那是王渊应得的,正儿八经获得擢升。

现在,王渊属于一品大员,靠柱国和荣禄大夫排等级。仅论礼部尚书的话,虽然实权很大,却只能算二品大员。

黄峨和宋灵儿两位正妻,双双受封二品夫人,妾室这次没有获得封赏。

翌日,朝会。

王渊刚过长安门,便有官员行礼:“大宗伯安好!”

“不敢当。”王渊抱拳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