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页

王渊可以选择那样做,但必然打击学生积极性,只有用利益驱动才是最好的方法。

正德十五年十一月,有人挨家挨户收碎煤屑,还去西山各煤矿收煤灰。那些碎煤屑和煤灰,都是完全没用的垃圾,居然有人花钱来收,大家都当糊弄傻子赶紧卖掉。

直至十二月初,朝廷各部衙门,收到王渊的赠礼,蜂窝煤开始在官员家中流行,这才有人渐渐反应过来。

那些无用的煤灰和煤屑,竟然是制作蜂窝煤的主要材料!

王渊本来取名叫“蜂窝炭”,传到民间之后,莫名其妙就变成“状元炭”。仿制作坊无数,蜂窝煤日渐流行,但只有真正的“状元炭”品质最好,蜂窝煤的原料配比暂时还没泄露出去。

王渊忙着改善民生,清流却在忙着弹劾江彬。

可那些奏章,就是递不上去啊!

王渊是可以帮忙递奏章的,但不想给人当枪使,也不想冲在跟江彬交锋的第一线。

于是,清流们选择张永。

不知给了这太监什么好处,张永突然发难,但他没搞江彬,反而去搞工部尚书李鐩。

第428章 老狗

“老爷,该喝药了。”丫鬟捧着一碗汤药进来。

李鐩身上裹着棉毯,正用一柄放大镜,窝在床上仔细看书。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幸亏有放大镜,否则就只能让人念诵。

在传统理学家的印象当中,物理学派虽然“妖言惑众”,但也非全无可取之处,放大镜和缩小镜(近视眼镜)就让他们非常喜欢。

李鐩接过药水,仰脖子一口喝下,便挥手让丫鬟离去。

又把书读完一页,李鐩轻轻放下,实在没有什么读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