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页

前两年,朱厚照想让王渊当文华殿大学士,刚说出口就把众臣的心态给搞炸了。

什么是文华殿?

讲得通俗一些,便是大明皇家图书馆,文华殿大学士的字面含义是皇家图书馆馆长。

王渊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后殿,东班侍读官已经就座。

太子的侍读官,即伴读官员,分东班和西班。东班陪太子读《四书》,西班陪太子读经史,那是真的叫“陪太子读书”。

王渊的两个儿子,被招为太子伴读,反而是皇帝在瞎搞,因为明朝根本没有太子伴读的存在。

“王侍郎!”

侍读官东班首领崔铣,带着众侍读官起身见礼。

王渊拱手回礼道:“崔侍读!”

不管是主讲官,还是侍读官,都是朱厚照一手挑选的。

朱厚照知道自己很荒唐,给儿子找的老师,却一个比一个正经。

就拿眼前的崔铣来说,曾多次惹皇帝不高兴。若非王渊扇动蝴蝶翅膀,导致皇帝当时不在北京,崔铣早就被权宦逼得辞官了。

崔铣属于清流中的改革派,跟皇帝近臣关系恶劣,但也跟杨廷和若即若离,同时又对王渊没啥好脸色。他的改革积极性,比杨廷和要强一些,比王渊要弱得多,你可以理解为青年版的杨一清之流。

此君干过的最轰动事件,就是得罪刘瑾被扔到南京。他当时只是小小的验封司主事,就敢在南直隶清查粮库,把苏淞等地粮仓的丑事给捅出来。

当时的吏部尚书都给惊动了,亲自写信让崔铣停手,崔铣却把相关责任人全部查办。南京官员被吓得不轻,北京权臣也焦头烂额,赶紧把崔铣又调回中央,扔到翰林院史馆修史去。

简单来讲,崔铣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看到不爽的事情就要说。历史上这货三起三落,在正德朝丢官一次,在嘉靖朝丢官两次,都是那耿介性格给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