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页

否则王勋哪能拖住蒙古主力?早被吃个干净了。

但如果了解山西情况,便知在这个时节,大同镇确实经常起大雾。

天色渐黑,王勋和张輗愁眉苦脸,他们现在的情况非常尴尬。

蒙古大军虽然退了,却留下两千哨骑在附近。一旦他们半夜撤军,必然就有蒙古大军跟随,到时候撤退就很可能变成溃败。可一直守在这里,蒙古骑兵每天慢慢磨,只需两三天时间,他麾下部队就会士气崩溃。

王渊和边将们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这都源于皇帝胡乱下达军令。

半夜,老将张輗巡查军营,突然他弯腰抚摸地上野草,顿时开心的笑起来:“今晚的露水很重啊。”

回去跟王勋一说,王勋立即传令:“全军解下腰带,两两牵引,明早撤回城中!”

翌日清晨,大雾弥漫。

达延汗只能暂缓进攻,而熟知地形的王勋、张輗,却借着不足两米远的雾中视野,全军朝着应州城而去,就连炮车和辎重都没有落下。

另一边的萧滓和时春,同样被敌骑监视不敢乱动,感觉自己这次肯定没命了。谁知一觉醒来,四野大雾弥漫,二人立即整军出发。他们对地形不熟,只能朝着大致方向前进,等大雾散去,居然跑到应州城以南。

王勋、张輗、萧滓、时春,以及之前躲入城中的麻升、高时,三方部队就这样在应州城安全会师。

所以,古代打仗,知晓天文很重要。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排在第一位。

第357章 老手与菜鸟

达延汗此时非常郁闷,他若不引诱大同府官兵,早就跑去别的地方劫掠了。

里里外外耽误好几日,眼看着已将敌人包围。只需再轮番骚扰佯攻,以大明官军的士气,顶多三五天就必然自行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