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页

两人出得土地庙,骑马进入城中,沿途不时有当地百姓主动问候。

桂萼感慨道:“王总制来杭州不足两月,竟已尽收此地百姓之心。”

王渊笑着说:“我也没干什么。只是在北关修路,在城东建港,不许征一个役夫,花足银子雇百姓做工,工钱一日一结不曾克扣而已。咱们那位同年更厉害,居然仗杀浙江镇守太监的义子,令这杭州城的秩序为之一肃!”

“那位同年是?”桂萼问道。

王渊解释说:“原大理寺评事常伦。此君文武全才,嫉恶如仇,在大理寺断案得罪权贵,被贬到地方去做州判,我便把他带来杭州做了钱塘知县。”

“我辈中人也!”桂萼顿生同命相连之心。

朱元璋虽然定下各种规制,但并未限制民房高度,只要有钱有技术,修多少层楼都可以。

今日要去吃饭的地方,名叫“望潮楼”,足足四层高,站在顶楼可以越过城墙观赏钱塘大潮。

“王总制,里边请!”就连那店小二,居然都认识王渊。

王渊随口介绍:“这位是仁和桂知县,你们的父母官。”

店小二连忙说:“原来是县尊老爷当面!”

王渊来到最顶层,点了些好酒好菜,对桂萼说:“我私人请客,不动公家银子,今日一醉方休。可惜没有鱼翅,那玩意儿必须提前预定。”

桂萼说:“海味珍奇,须渔夫下海搏命,不吃那一口也罢。”

二人聊不多久,常伦终于来了,还有南关主事张钺,以及北关主事喻智。

王渊重复介绍一番常伦的事迹,又介绍其余三人:“这位是仁和知县桂萼,字子实,曾任丹徒知县,清查田亩,打击豪绅,因此忤了上官,被调任青田,怒而辞官。这位是浙江南关工曹张钺,字豁德,以清廉著称,曾带兵守城杀退反贼。有当地富绅怨之,绑了他去吏部诬告,堂前验查随身之物,惟一箱书、一袋粮而已。这位是浙江北关户曹喻智,字子真,也是清廉得很,一天所收关税,抵得上前任大半个月!”

众人立即碰杯,互相引为同道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