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既然王大爷说桂萼是个人才,王渊自然相信老师的眼光。

嗯,明天就去跟皇帝说说,把桂萼扔到浙江当知县,说不定还能帮助自己开海呢。

第288章 远程换人

桂萼此人,属于绝对的激进派。

力行改革,主张开海,梦想着收复国土。

翌日,王渊前往吏部,查看桂萼的政绩考核,差点当场就笑出声来。

桂萼在丹徒当了三年知县,一年报洪灾减免赋税,其余两年的赋税皆有所增涨,并且户口大增。如此数据,考核等级居然是“不称职”(第三等)。

镇江知府对桂萼的评价,是“酷烈,浮躁,不谨”,这属于地方考满。

监察御史对桂萼的评价,是“酷,民怨沸腾”,这属于随机巡查。

吏部考功司,就是按照以上两份考核,对桂萼进行最终复核的。

真正的贪官,怎么可能同时得罪知府和御史?

明朝官员考核,主要分为三项内容:

第一,是否执行《诸司职掌》和《到任须知》,前者是京官的行政守则,后者是地方官的行政守则。

第二,是否完成“本等六事”,即: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诉讼、盗贼。

第三,是否犯了“八项察例”,即:贪、酷、浮躁、不及(没有赴任)、老、病、罢(无能)、不谨。

从而可知,做地方官,办学第一,耕种第二,税收只能排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