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这些蒙古人,是杀不干净的,打输了就跑去别处游牧,几年之后又会跑回来。而且,亦卜次如今在西海,随时可以入侵甘肃,把甘肃镇搞得不胜其烦。

甘肃官员虽然不断打胜仗,却越打越心累,居然贿赂亦卜次,请这位老兄走远点。可走了没两年,亦卜次又回来,想必是这边的草场更丰美,希望大明允许他们一直留在此地。

仔细思考利害关系,王渊说道:“回去告诉亦卜次,我可以做主接受他的请求,但我也有四个要求。”

蒙古使者连忙说:“王学士请讲。”

王渊说道:“第一,亦卜次和卜儿孩,必须尊大明天子为共主,接受大明朝廷的册封;第二,这两个部落的首领们,必须接受大明朝廷的官职;第三,大明派遣僧纲司入驻部落,部落里的僧务须由大明管理;第四,这两个部落必须迎佛,由大明册封活佛世代永驻,今后每一代活佛都必须由朝廷册封!”

蒙古使者说道:“我一定回去如实禀报。”

二十日之后,积雪渐渐化尽,亦卜次亲自率军来到甘肃边境。

曾经雄踞河套的亦卜次,此时的情况有多狼狈?历史上,悄悄跟吐鲁番议和的彭泽,回京之前还顺手跟亦卜次打了一场,完全把亦卜次当成用来泄愤的软柿子。

王渊提出的四个条件,亦卜次全答应了,他现在只想求生存!

三月中旬。

王渊率军出征,而且只带骑兵。

一千京骑,二千边骑,一千亦卜次蒙古骑,一千卜儿孩蒙古骑(卜儿孩在甘肃镇的允许下,已经快速进入大明地界)。

出了嘉峪关,又沿途不断增兵,获得五百赤斤蒙古骑,六百罕东蒙古骑(罕东左卫两百,罕东卫四百),八百沙洲蒙古骑,两百阿端蒙古骑,一百安定蒙古骑。

骑兵数量,竟然多达七千二百!

换成任何一个大明官员,都不敢像这么瞎搞。擅自议和的官员可能有,擅自答应封赏土地的却没有,事后追究起来乃是死罪。

当七千骑兵来到哈密城下时,哈密叛军直接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