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

客人有两个,皆为六十多岁的老人。一个叫夏昂,现任工部左侍郎;一个叫李兴,弘治朝的太监。

“懋齐公,李公,冒昧相请,真是打扰了。”王渊拱手行礼。

夏昂笑着还礼说:“王学士欲治黄河,乃国之大事。老朽对黄河治理知之甚少,今天只好把李公也带来。”

李兴连忙说:“我一个早已退休的太监,不敢当两位如此敬称。”

太监李兴在退休以前,曾经协助督造无数工程项目。此人业务能力很强,贪污能力也特别厉害,几年前被言官弹劾,李兴居然拿出四十万两银子买命!

王渊把两人请到书房,拿出一大堆资料说:“自受命以来,我翻阅了本朝的治河史料,有些疑惑需要向两位先生请教。”

夏昂说:“老朽没有治理过黄河,怕是难以帮忙。”

李兴笑道:“王学士,本朝治河的关键只有四个字,便是‘南疏北堵’!”

“跟漕运有关?”王渊求证道。

李兴点头说:“正是。讲句不好听的话,黄河一旦决口,淹死多少百姓无所谓,重中之重是不能影响漕运!”

王渊叹息:“我明白了。”

李兴又提醒说:“王学士虽然骁勇无双,但在治河的时候,也要万分注意安全,当心河南、山东有人行那不忍之事!”

王渊无语。

奉命跑去治理黄河,还得提防当地百姓造反杀人,这种事情在弘治朝就发生过一次。

明朝的黄河治理方案,是非常不科学的。不管实际地形走向,不管中上游情况,只在下游河道修筑堤坝、挖河分流。即便有人提出正确建议,也因为耗资太大,而不被朝廷所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