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杨廷和说道:“陛下,这些功绩,不该算在王翰林一人身上,协助统军的朱奉御、朱指挥自有其功。任丘知县张茂兰、副总兵许泰、广东指挥聂瓛、浙江千户满正,也是在配合杀敌的。”

朱厚照笑着说:“王二郎可谦虚得很,他在报捷文书里,没有将功劳独揽。但官升三级,再给个伯爵,总是没有错的吧?”

鸿胪寺卿刘恺立即劝谏:“陛下,爵位不可轻授。”

“啪!”

朱厚照顿时就怒了,猛拍桌子,站起来厉声道:“统率二百骑兵,出生入死,连战连捷,阵斩刘六刘七,这是轻授吗?若这都不给个伯爵,你们怎么赏赐那些只斩获几百反贼的官军将领?”

吏部尚书杨一清连忙说:“陛下,可授散阶、文勋以彰其功。”

朱厚照怒火稍息,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封赏?”

杨一清说:“官升一级,为正六品侍讲或侍读……”

“胡说八道!”

朱厚照再次大怒:“说好的官升三级,你怎么官升一级就打发了?”

杨一清叫苦道:“陛下,这是翰林院官职,不能升得太快。若真个连升三级,王若虚怕是二十岁不到就要当侍郎了!他又是今年的新科状元,不好改任或兼任其他官职,臣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这真没有刻意打压王渊,而是王渊情况太过特殊,大佬们商量半天都找不出什么好办法。

朱厚照想了想,讨价还价道:“至少官升两级,升他做从五品侍读学士!还有,再给他兼一个左春坊左中允!”

众臣面面相觑。

左右春坊都隶属于詹事府,乃教育太子的专职机构。到了明朝中期,基本沦为荣誉职务,用来给翰林官员做升迁跳板。

有了詹事府的官职履历,今后才能升任侍郎,朱厚照明显是想加速提拔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