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王渊选了一个檐下座位,贵州气象复杂,避免突然下雨被淋湿。

等考生点名完毕,席书也把椅子搬进来,坐在堂前亲自督考。他对吏员说:“开始发卷!”

好嘛,席提学果然气派。

以前贵州城考县试,都把题目写在木板上,让考生用自带的纸抄下来,这回连考卷都准备好了。

考场里大概有近百位学童,拿到题目的瞬间,顿时响起一片哀嚎之声。

果然要考八股,他们以前都是对对联、默写课文的。

好在席书还留有余地,考虑到贵州学童的情况,他一共出了三道题:对对联,写课文,作八股(只需破题)。

换成江南那边,谁考你对联啊,直接就是两篇完整的八股文。

第一题:对对联,上联是:一门父子三词客。

早就被用烂的上联,稍微有点文学常识,便知道讲的是苏门三父子。

王渊顺手在草稿纸上写出下联:千古文章八大家。

这属于标准答案,你也可以写其他内容,但肯定没有这个下联贴切。

好简单的题啊,可现场学童们,竟有一大半在抓耳挠腮,他们估计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即便《三字经》里就有苏轼他爹的事迹。

第二题:默写课文,考的是《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那段,完整无错默写出来就能得分。

第三题:生财有大道。(破题即可)

这种八股文属于“小题”,别说恶心人的截搭题了,它的难度连普通题都不如,平时都用来给小孩子练手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