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王渊问:“贵州城能开七斗弓的有多少?”

“不知道,”宋灵儿叽叽喳喳说道,“但在贵州卫那边,出了个能开两石弓的大勇士,他考上武举就到外地做将军去了。”

尼玛,开两石弓,317磅弓啊……简直不是人类!

至于历史上那些开五石弓的猛人,即便抛开度量衡差异,也让王渊难以想象。

第027章 土木三杰

王渊总怀疑古代弓力计算方式,跟现代计算方式有些不一样,否则哪来那么多猛人?

《天工开物》是这样计算弓力的:“以足踏弦就地,秤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秤锤所压,则知多少。”如此看来,似乎跟现代的弓箭测磅又没啥区别。

但是,从先秦到唐宋,弓力的测试方法却不同。是先将弓弦松弛,固定弓腰,在弦上挂砝码,没有上弦之后的初始拉力。

两者似乎也没有太大差别,初始拉力的影响并不太大。

不过在宋代以前,挂砝码称重不但可以拉满,只要弓身能够承受,还可以继续加砝码。主要测试的是弓身弹力极限,这就又跟明清两代有一定误差。

明朝官方统计弓力,已改用斤来计算。但民间依旧沿袭唐宋旧制,还是喜欢用“石”和“斗”来表达。宋石和明石相差大约12千克,这又造成了巨大差异。(重量单位,本书根据宋《梦溪笔谈》和明《武编》进行换算。)

宋代弓力和明代弓力的统计,三个误差加起来就非常大了。

宋灵儿说的那个能开两石弓的勇士,很可能还在用宋石来计量,吹牛逼的水分很大。

王渊不知道这种细节,自然打破头都想不通。

既然想不明白,王渊也就不想了,只站在那里傻乐,因为宋夔忘了把弓箭带走。

一把制式步弓,足足两袋铁箭,王渊感觉自己发了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