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武唐攻略[校对版] 府天 2282 字 2023-03-16

然而,仿佛是顺应给一甜枣就要打一棒子的定律,武后忽然又补充道:“羽林军千骑果毅程务挺是个人才,我拟擢升其为中郎将,仍领千骑果毅。有他辅佐,你大可高枕无忧。”

程务挺那个时而铁面时而通融的家伙终于高升了!李贤在心里打了个突,考虑到自己确实不可能左一个兼职右一个兼职往身上背,于是便对这一任命自然不会提出任何异议。给权之后又要分权,这本就是他老妈用人的长效管理机制了。

“辽东的安东都护府有薛仁贵坐镇,其他的将领不可安置过多,先前你身边那个盛允文不错,而且也是昔日名门之后,我准备将他调回来进金吾卫,你认为如何?”

好,当然好,这种问题还用问么?虽然喜出望外,但李贤还是替人家辞谢了两句,无非是说升官太快之类的。于是,等到和武后友好磋商结束,他出了紫宸殿重新看到外头的阳光时,他只觉得整个人都是舒畅的。

老妈的脸色,不但是朝中的晴雨表,而且很有可能演变成天下的晴雨表!

第六百一十一章 李六郎发明的腊八粥

当天子逊位给太子的时间进入最后倒计时的时候,之前的所有新闻就通通让道在一边了。虽说还有人在议论着之前三位亲王去御史台喝茶的故事,但人们目前最最关注的是,这一场逊位会不会在最后的节骨眼上嘎然而止,李大帝之后会不会干脆退隐,武后和新君会不会一起上朝……而林林总总的问题中,还有一个最最关键的地方。

那就是太子的身体究竟是否能负担起下一任皇帝的重任!

从太医署的官方消息来看,太子的身体情况是乐观的,因为他还年轻;但是,从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来看,情况无疑值得商榷——据东宫可靠人透露,除了睡觉之外,太子每日卧床静养的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时辰以上,这样一位新君登基,岂不是比李大帝如今的撒手好不到哪里去?

忧心的人既然大把大把,那么就需要政事堂的正确舆论引导作用。于是,上官仪这个首席宰相几乎累趴下,而刚刚荣登宰相宝座的裴行俭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这当宰相和领兵打仗有什么样的不同。这将领带兵如臂使指很容易,但这宰相指挥官员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三天下来,他简直觉得比打了一场斩首数千的大仗还累。

怪不得雍王李贤常常找借口请假,这宰相还真不是人干的!

大唐的规矩是,宰相事无不统,所以除了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职衔之外,就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知某某事的名头了,这也成就了宰相的尊贵。所以,初入政事堂的裴行俭除了要承担宰相分内的职责之外,还和李敬玄一起分管人事工作。而对于这样一个肥缺,曾经有知情者惊呼武后疯了——这人事任免权,哪里有交到仇人手中的道理?

只有李贤自个知道,他老爹虽说这么多天就只出来过先头那么一次,但除了宣布要逊位于太子之外,做的事情还真不少,就比如裴行俭的工作安排之类的。当然,这和李贤没有冲突,事实上,他就有和稀泥的本事,政事堂如今六个宰相虽说看起来同心合力,但其实派系林立,偏偏他就能毫不避讳地跑到任何一个人家里去喝酒。

腊月里大雪纷飞,朝廷的冬季补助和各种补贴,包括炭米等等供给也早就到位了,人人都可以肥肥美美地过一个冬季——大唐的官员即便不贪污受贿,日子也多半能过得非常舒心,一来是俸禄高,二来是大多数人出身好底子厚。然而,这时候笙歌管乐却没多少人敢拿出来显摆,因为英国公李绩的丧事仍在操办中。

由于李绩属于一品高官,而且又是早年的开国功臣,因此早早地就占据了陪葬昭陵的名额。而由于李大帝对李绩格外看重,因此在他去世之后,规格上又再次作了慎重批示——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至于辽东为什么没有加上去,则是因为要避太宗的讳——太宗以不能平高句丽为憾,总不能让臣子在皇帝的陵墓前表功劳。

不但如此,李大帝原本还想亲自临门前去致奠,最后因为眼疾的缘故被武后苦苦劝住,但武后却以天后之尊亲自登门了一回。至于其他登门祭奠的朝臣,则几乎接近了四位数,很多都是昔日受过李绩提拔的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