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改走陆路?”黄得功凝声道,“将军,这一路盗贼蜂起,走陆路是不是太危险了?”

“走水路更危险。”王朴沉声道,“我们这次北京之行耽搁太久了,现在南京的形势很复杂,可能会有人半路拦截太子!这样,我和张和尚率二十几名弟兄乔妆马贼,护着太子走陆路,你们两个率领大队人马仍走水路,以掩人耳目。”

黄得功和施琅肃然道:“末将领命。”

……

南京。

孙传庭最先联络好了王朴的把兄弟常延龄和李祖述,这两个家伙现在已经世袭了怀远侯和临淮侯,都成侯爷了,常延龄和李祖述又联络了建安王朱统钷、诚意伯刘孔昭、忻城伯赵之龙还有魏国公徐宏基。

南京勋戚的意见很快达成一致,坚决支持福王上位。

大明朝从洪武帝开始,勋戚贵胄就被剥夺了参与国事的权力,在政治上失去了语话权,他们虽然是功勋之后,爵位超然,可他们和大明朝的武将一样,并没有什么实权,真正掌权的是那批文官。

换作太平盛世,南京官员根本不会把勋戚们的意见放在眼里,可这会国难当头,正值乱世,武将们的水位因为手里的军队而水涨船高,这些勋戚也因为他们的财富和影响力而变得举足轻重起来。

……

第二百一十三章 真假太子

没等孙传庭和一干南京勋戚有所动作,南京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几乎是一夜之间,南京城里城外就贴满了告示,上面以醒目的大字写着福王“不孝、虐下、干预有司、贪、淫、酗酒”,有“七不可立”,一时间,整个南京城都传得沸沸扬扬,连贩夫走卒和逍遥仙境的脱衣舞娘都在谈论这件事。

这件事立刻把福王朱由崧推向了舆论的风尖浪口。

前文说过,在明代言论是很自由的,民间声间指谪朝政是常有的事,这一现象在文风鼎盛的江南尤其普遍,很快,福王“七不可立”的告示就传向了南京周围的扬州、常州、杭州、苏州、松江等地。

在东林复社的推波助澜之下,各地士子纷纷联名上书,坚决反对拥立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