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马大人说的对。”新补礼部侍郎钱谦益手拈柳须,欣然道,“高大人、孙大人操劳国事病倒了,我们更应该挑起国事重担才是。”

“好吧。”史可法点了点头,说道,“眼下有两位藩王寓居南京,分别是福王和潞王……”

“当然要立潞王!”史可法话未说完,周镳就抢着说道,“潞王贤明尽人皆知,而福王却少有贤名,下官以为立贤为上。”

周镳话音方落,钱谦益、张溥等东林党人纷纷点头。

潞王朱常淓真的就比福王朱由崧贤明吗?不好说!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假如太子朱慈烺和永王朱慈炯、定王朱慈炤都遭了不幸,那么福王朱由崧应该是大明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洪武帝对皇位继承制度有明确的规定: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论血统,福王朱由崧是万历帝的亲孙子,而潞王朱常淓不过是万历帝的侄子,而且还比崇祯帝长了一辈,大明的皇位怎么排都轮不到潞王朱常淓头上。

东林党人拥立潞王朱常淓那是有原因的,因为老福王朱常洵和东林党人有过一段恩怨。

万历帝原本是打算立朱常洵为太子的,可以高攀龙、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党人却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据理力争,非要逼万历帝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场君臣之争最终以东林党人的胜利而告终,朱常洵因此没有当成太子。

假如小福王朱由崧当上了皇帝,东林党人担心他会替老福王翻案,拿出万历年间的旧案来为难东林党人,所以才提出立潞王朱常淓,还给潞王编织了子乌虚有的“贤名”,其用心其实是不可告人的。

……

当东林党人和马士英聚集在兵部衙门商议拥立新君时,一只信鸽扑翅着飞进了燕子矶提督行辕的后院阁楼,钻进了一只精致的鸽笼里,一双雪白的皓腕伸了过来,从鸽子的腿上轻轻解下了小竹管,旋开盖子,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小纸卷。

皓腕主人展开纸卷匆匆阅罢,语带激动地喊道:“玉儿,快让人套车,马上去总督府。”

皓腕的主人当然就是柳轻烟,苦盼了十几天终于盼来了王朴的音讯,柳轻烟悬到嗓子眼的一颗芳心终于落了地。

没等柳轻烟离开提督行辕,孙传庭就自己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