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页

“离开前,我会给你答案。”昭武屈术支躬身一礼,“一个让伽蓝满意的答案。”

※※※

沿湟水西上七百里便是西平郡的西部重镇西平城。

九月十六,伽蓝抵达西平,拜见陇西战场统帅、右候卫将军冯孝慈。

分别近一年,双方再见,竟在陇西,彼此都离开了敦煌,而且伽蓝的身份地位有了颠覆性变化,再坐在一起感觉彼此间的距离已经近在咫尺了,这不禁让人感叹世事之无常。

“如你当初所言,伏允卷土重来,阿柴虏横扫西海,攻陷伏俟城,吐谷浑人的复国已成事实。”冯孝慈神情苦涩,语气沮丧。

当年皇帝西征的战果已尽数付之东流,追究其原因,却是东征,假如没有东征,帝国持续向西北投入兵力物力和财力,则局势不会颠覆,而如今东征未能取得胜利,西北却危机重重,更严重的是,因为中土东北、西北两个边疆战事不断,帝国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国力损耗极大,短期内根本看不到逆转局势的希望。

“裴阁老这时来陇右,很难有所作为。”冯孝慈继续说道,“西北军统帅连续更换,再加上西北局势陷入困境,国土连续丢失,各军、各镇官长一方面为了推卸责任,一方面为了弥补利益上的损失,各出奇招,无所不用其极。西北军内部实际上非常混乱,这种局面下不要说展开反攻了,就连防御都难以为继,假若突厥人、铁勒人向河西发动攻击,则西北军必定顾此失彼,首尾难以兼顾,形势会更加恶劣。”

的确,昭武屈术支的确是一步“好棋”,但前提是,帝国西北军必须在陇西战场上挡住吐谷浑人的攻击,否则哪来的主动权与西突厥谈判?西突厥完全可以利用吐谷浑人的复国成功,威胁中土,讹诈中土。

“明公,西突厥人把牙帐迁到三弥山,并不表明其有攻打中土之意图。”伽蓝把自己的分析和推断和盘托出,并着重阐述了昭武屈术支在解决西北危机中的关键作用。

“明公,西川这一仗,你来打;与伏允的谈判,则由某来完成。”伽蓝躬身致礼,“明公,大河封冻之前,我们都要随阁老返转东都,所以,时间无多,全力一搏。”

第两百四十一章 伏允的祈盼

临羌城下,西川两岸,帝国军队与吐谷浑人殊死搏杀,战斗激烈。

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的帅帐就设在几十里外的龙耆。龙耆是一座古镇,始建于东汉中期,历经沧桑,如今城池虽在,却难觅旧貌,不过它的重要性却从未降低,几百年的汉虏拉锯战不仅让它闻名遐迩,更让它成为陇西战场上划分汉虏疆界的一个标志性界标。对于中土汉人来说,唯有占据龙耆,才算拥有了整个陇西,而对北虏来说,若想东进侵掠,则必须拿下龙耆,唯有如此才能撕开对手的防线。

伏允负手站在城楼上,遥瞰着远方咆哮的西川激流,心如重铅,愁眉不展。

复国的征程异常艰难,而吐谷浑的勇士们在夺取伏俟城的时候,付出了他们全部的忠诚、力量乃至生命,如今他们精疲力竭,已是强弩之末,虽然看上去士气如虹,但伏允和他的臣僚们都知道,这不过是“垂死挣扎”,只待中土的援军如潮水一般涌来,吐谷浑的军队必定崩溃,而吐谷浑人的复国美梦将在瞬间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