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伽蓝见到杨师道,劈头便问道,“陛下为何授某龙卫府?”

“拟定龙卫府之策的,未必是陛下。”

“没有陛下的首肯,哪来的龙卫府?”

“陛下是人,不是神。天下的事,他知道多少?中土的国策,又有多少为他亲手所拟?又有多少为他所知,为他所首肯?国策的实施后果,又有多少出自他的本意,符合他的意愿?”

在上面,权力越集中,便越容易失控;在下面,权力因为分散而受限,于是各为其政,各扫门前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古以来,莫不如是。伽蓝霍然明悟,“如此说来,此事和陛下无关?”

“陛下有两只耳朵,听到的是不同的声音,哪个声音说的是事实,哪个声音说得是谎话,必须靠他自己去分辨,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他,他也不会相信有人能够帮他。”杨师道的眼里掠过一丝鄙夷和狡黠,“现在,你还有甚疑问?”

伽蓝沉默良久,摇摇头,“需要某做甚?”

杨师道从案几上拿起一份文卷,厚厚的一撂,递给伽蓝。伽蓝打开一看,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人名,足有两千余人。

伽蓝连翻都没有翻完便仍了回去,“你当某是痴人,还是当樊阁老是痴人?”

杨师道把散乱的文卷整理了一下,再度推给伽蓝,“你既然来了,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尽力吧。所有人都会感激你,没有人怨恨你,过去的一切恩怨,都将一笔勾销。”

伽蓝望着那撂文卷,剑眉紧皱。当真可以改变什么?杨玄感的党羽大部分都是当年杨素的老部下,都是军中能征惯战之士,也是东都卫戍军的主力。此次风暴中,东都卫戍军大部分倒戈而去,这也是原因这一。如今这些人除了战死的,活下来的还有两三万人,但上至军官下至普通士卒,在接下来的清算中,不是砍头就是流放,整个东都卫戍军算是彻底毁灭,这对帝国来说是个不堪承受的损失。

如果能够救活他们,把他们带到西北战场上,让他们与西土诸虏奋勇作战,继续为帝国效力,那么有朝一日当帝国处在飘零之刻,带着他们杀回来,或许就能力挽狂澜,或许就能拯救帝国。

然而,皇帝会饶恕他们?改革派势力会留下他们?自己的想法未免过于天真,过于理想了,事实上不论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还是关陇人和山东人之间,其仇怨都是不可化解的,都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死战。

蓦然,伽蓝想到了高士廉的话。龙卫府的作用就是妥协,失败者向胜利者妥协,而妥协的条件当然是支持皇帝加快改革的进程,但是,改革的前提条件已经失去了,在中土目前这种形势下加快改革进程,无异于催化帝国的内外矛盾,加快帝国的崩溃。

这是一个大战略,以关陇贵族为主的帝国保守贵族们的大战略,一旦成功了,皇帝和改革派中计了,帝国必像一驾失控的马车,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冲进无底深渊,不过可以预见的是,皇帝和改革派一定会中计。

当然,前提是妥协,而妥协的前提是,清算风暴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要控制在保守势力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否则便是鱼死网破、两败俱伤之局。显然,皇帝的目的不是同归于尽,不是帝国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