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页

武烈王说得没有错,目前局势对匈奴人的确不利。中土富裕,秦人统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必定更加强大,即便匈奴人持续攻击,但秦人损耗得起,而匈奴人却损耗不起,最终必定被秦人活活拖垮。

大单于和单于庭之所以要以猛烈攻击来赢得秦人的停战议和,正是看到了不利之处,试图以双方的议和来破坏秦人和大月氏的盟约,继而拿下河西,在南北战争中抢占先机,确保将来匈奴人可以顺利杀进中土。

武烈王有骄横的本钱。我给你五年时间,让你去打河西。你打下来了,实力更强,我们决战,但你打不下来,与大月氏两败俱伤,那对不起,你滚蛋吧。你在五年时间内连一个小小的河西都打不下来,你还拿什么打中土?

这是赤-裸-裸的蔑视,根本没把匈奴人放在眼里。

“在你看来,这是我故意设下的陷阱,以便让你们和大月氏打个两败俱伤,然后我出塞捡便宜。”宝鼎脸上的嘲讽之色更浓,语气更是不屑,“我坦诚地告诉你,这的确是个陷阱,但问题是,你跳也罢,不跳也罢,五年后我们都要决一死战。你跳下去了,五年后尚有击败我的可能,而拒绝跳下去的结果只有一个,五年后你必败无疑。”

宝鼎微微一笑,“左贤王,你敢不敢跳进我的陷阱?五年后,你敢不敢与我决一死战?”

第452章 不当言论

武烈王公子宝鼎把北疆镇戍策略堂而皇之地告诉了匈奴人,清晰地透露出大秦人的两个讯息,一是大秦统一了中土,实力强悍,足以傲视天下;二是大秦要北伐,要拓展疆土,要和匈奴人决一死战。

我有实力,虽然我暂时有困难,但这些困难影响不了我的实力。凭借我的实力,我可以轻松打败你,所以我毫不畏惧,更无须隐藏我要打败你的想法。你实力不济,不是我的对手,所以我给你准备的时间。我希望在决战之刻,你能成为我强劲的对手,一个值得让我酣呼鏖战的对手。

秦人的自大和傲慢让匈奴人愤怒,但也让匈奴人更加警觉。

秦人的实力有目共睹,五年后秦人一旦恢复了元气,其实力将更加强大,匈奴人即便倾尽国力与之一战,也未必有绝对的胜算,更严重的是,匈奴人迫于大漠现状及其本身生存的需要,无论如何都不会抱着两败俱伤的决心与秦人决一死战。匈奴人有自己的生存和战斗方式,所以匈奴人才要与秦人议和,才要抢占河西,唯有抢占河西,建立了对秦人的本土关陇地区的战略优势,匈奴人才能在未来的南北决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秦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得意洋洋地给匈奴人设下了陷阱,岂不知匈奴人一旦攻占河西,秦人自己也被拖进了陷阱,到那时,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匈奴人就像草原上的狼,为了吞噬猎物,有足够的耐心。当他们经过一次次的侵扰发现猎物过于强悍和庞大,暂时无法将其击杀的时候,就不得不另寻他策,比如暂时退避蓄积实力,比如佯装不敌以作麻痹。

左贤王骏稽选择了“示敌以弱”。既然你要我跳陷阱,那我就跳下去,但如果我把陷阱中的猎物吃下去了,那形势就逆转了。

不过,匈奴人无法确定秦人是否信守承诺,是否在暗中帮助大月氏,是否在匈奴人和大月氏激战正酣的时候,突然给匈奴人以致命一击。

从过去的历史来看,中土人从未停止过向北拓展的步伐,而修长城的主要原因源自国力的不足,无法支撑其继续扩展。如今中土一统,可以集中国力对外,那么可以想像中土人现在的防御不过是暂时的,未来肯定要出塞,肯定要继续向北拓展领土,所以,秦人今日设下的陷阱太深,谁也不敢确定这个陷阱里埋藏着何等凶险的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