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页

强大自身实力首先必须守住家园,家园都守不住还谈什么发展?守住家园就需要军队镇戍边疆,确保家园的安全,然后家园才有条件稳步发展。

守外虚内这一国策显然是正确的,但它与“中央集权”的政治理念背道而驰。军队守疆,将军们统军在外,军权一部分就落在将军们手上,这对中央控制军队明显不利。

如今武烈侯和北疆三大行辕官长统军近四十万,而且其中有三十万是常备军,这对中央的威胁太大了。

匈奴人距离咸阳太遥远了,匈奴人至今还没有入侵中土,而中土北疆有近万里的长城,就算匈奴人统一了大漠实力比想像的要强,但在始皇帝和李斯这些从未去过塞外也没有在北疆与北虏打过仗的人来说,他们即便重视匈奴人,即便知道南北战争一定会爆发,即便知道匈奴人是“打不死的小强”,也不会像武烈王一样打算集中全部国力进行战争。

※※※

始皇帝考虑良久,询问司马空,“爱卿有何看法?”

“当前的国防策略是正确的。”司马空首先肯定了蒙毅的意见。

“南北战争肯定是存在的。”司马空接着肯定了武烈王的策略。

“但就目前的中央财政来说,大秦显然没有能力进行北伐作战,甚至可以说,在中央财政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前,我们在南北战争中只能被动防守。”司马空把李斯的建议进行了拓展。

李斯略略皱眉,旋即明白了司马空的意图,面露笑意。

蒙嘉和赵亥互相看看,微微点头。还是司马空厉害,一下子就抓住了对手的软肋。

司马空继续阐述自己的看法。

守内虚外的国防策略的核心还是“守”,守边疆,也守本土,就目前局势而言,守本土的重要性大于守边疆。攘外必先安内,国内都没有稳定,如何“攘外”?

从这一观点出发,中央应该把有限的中央财政用于稳定国内局势,加强中央权威,遏制地方势力的发展,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也就是说,中央财政不能再向北疆倾斜,不再着重于构建北疆防御,不再加大北疆武力的建设,转而利用中央财政来遏制武烈王和北疆武力,由中央财政来控制北伐时间,控制南北战争的规模,继而逐渐扭转中央在国事决策上的被动局面。

中央既然延缓或者搁置了南北战争的准备工作,那么必然与武烈王和北军统率发生冲突,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在财政政策上实施休养生息之策。

财政政策如果实施休养生息之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赋税的减少,中央财政会更加拮据,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土国民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后,地方郡县的局势日趋稳定,地方势力将由此赢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地方势力坐大了,马上就会与中央争抢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