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页

始皇帝和宝鼎集中军权的设想遭到巨大阻力。

老秦人、楚系和关东系以各种理由和现实困难给兵制改革制造重重障碍。

然而,形势发展到这一步,武烈王肯定要“反击”,始皇帝肯定要控制军权,而老秦人又成了众矢之的,冯氏则时刻提防对手的打击,蒙氏则必须考虑到自身利益,所以各方都存在着妥协的必要性。

关键问题是,妥协的突破口在哪?显然就是进一步扩大分封了,但假如始皇帝借助这次北疆诸军统率人事调整而进行的兵制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没有在军权集中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咸阳宫就绝不会在分封上让步。

咸阳关于为了进行南北战争而建设新北军的讨论意见传送到北疆四大镇戍官长的手上。

代北镇戍官长代王公子将闾和代北镇戍统率白公差、辛胜、屠睢以最快速度联名上奏,同意建设新北军,坚决遵从咸阳的命令。

晋西北的镇戍官长蒙武、蒙恬父子也很快上奏,表示无条件服从中央。蒙武同时上奏,自己年老体衰,恐怕难以胜任北伐重任,恳请始皇帝让更多的年轻将领统率军队,以承担起守疆拓边之重责。

接下来就是老秦人的态度了,假如镇戍西北疆的王翦、麃公、羌廆和镇戍东北疆的王贲坚决反对或者设置障碍,那事情就比较麻烦。

然而,当前政局的发展,尤其是蒙氏在关键时刻的妥协,让老秦人不得不果断决策。

王翦、麃公和羌廆三位老将联名上奏,支持始皇帝和中枢做出的建设新北军的设想,同时他们考虑到北伐的重要性,恳请始皇帝起用更多的年轻将领,以保证秦军的强悍武力。东北疆的镇戍军统率王贲也在奏章中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

帝国统一后的兵制改革顺利展开,其核心就是军权集中于中央。

始皇帝如愿以偿。盛夏之际,始皇帝下令进行兵制改革,建设大秦主力常备军队新北军。

按照新兵制,大秦武官职设一个上将军,设一个太尉,设一个护军中尉,设一个大监军,位同三公,参与中枢决策。设中尉卿、卫尉卿、左右前后中五位将军,设将军若干,位同上卿。设山东、两淮、江南、江东和岭南五个地方镇戍统率,主掌区域郡国军事,位同上卿。

上将军、左右前后中五将军,将军是统兵官长,征伐时领统兵权,拥有战场指挥权。中尉卿和卫尉卿则是中央卫戍军官长。

始皇帝下令,撤消北部疆域四大镇戍机构,王翦、蒙武、麃公奉旨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