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页

过去,以武烈侯公子宝鼎为首的贵族政治联盟与中央对抗,与秦王政和咸阳宫对抗,但自从秦王政和公子宝鼎在离石会面之后,政治形势就变了,武烈侯亲手摧毁了这个政治联盟,与秦王政和咸阳宫则是合作多于对抗。如今武烈侯更强大了,成为大秦政治格局中的“一足”,假如他帮助秦王政镇制甚至诛杀功臣,那么功臣们如何抵御?

功臣们只有两个抵御办法,一是利用当前时机扩大自身实力,一个是联手合作。

现在他们为了扩大自身实力,联手合作,阻止章邯进入江东。

※※※

章邯当然要进入江东。

无论是秦王政和咸阳宫的命令,还是武烈侯在书信中的嘱咐,无不清晰地传递出一个讯息,统一战争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江东在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来,一切都是为了拯救中央财政。

未来几年里,中央财政始终处在崩溃的边缘。南北战争的爆发越来越近和中央财政的极度匮乏是一对矛盾,而无限制的增赋加税和普罗大众的日渐困苦又是一对矛盾。普罗大众活不下去了,造反了,国内哪来的稳定?国内局势不稳,大秦内忧外患,国祚岌岌可危,怎么办?

秦王政希望借助章邯在江东插进一根钉子,激化武烈侯和功臣们之间的矛盾,而武烈侯则直言不讳地告诉章邯,帮助公子高和王翦攻占江东,然后撤出江东,继续镇戍你的江南,以此来缓解我们和功臣之间的矛盾。

“我将竭尽全力帮助吴侯拿下江东。”

章邯郑重发誓,“我的军队绝不会留在江东,拿下江东后,我会以最快速度率军返回长沙。”

第424章 帝国时代的来临

章邯的誓言并未赢得王翦和公子高等人的信任。

就在这个时候,武烈侯的书信到了。

武烈侯在书信中向王翦要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范增。武烈侯说,范增是项燕帐下的长史,才华出众,过去曾帮助自己做过一些事情。假如俘虏了此人,请将其送到北疆。

接着武烈侯说到了北疆形势。未来南北战争的主战场肯定在西北疆,所以北疆的防御重心将慢慢向西北转移,但考虑到东北疆的形势,燕南需要一个更好的镇戍统率。为此,他向王翦建议,在江东大战结束后,请王贲率精锐主力北上镇戍燕南,远征辽东。

很明显,武烈侯考虑到了王翦等功臣们的心思,为了缓解彼此的矛盾,打消王翦等人的顾虑,他把燕南乃至辽西、辽东整个东北疆的镇戍全部交给了老秦人。东北疆地域辽阔,实际上就是过去燕国的全部疆土,让老秦人镇戍这么大的一块地方,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集中北疆力量进行南北战争,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功臣们控制更多的地方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