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页

王翦紧紧闭上了嘴巴,目光望向了车外,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失望之色。他原以为宝鼎会利用这个机会给咸阳宫以重创,从此牢牢控制朝政,但他错了,宝鼎以这样一个自以为“高尚”的理由牺牲了贵族们的利益,这是一个错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将来的某一天,贵族们肯定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宝鼎知道王翦对自己这句话非常不满,但他不能不说,不能不给像王翦这样位高权重势力庞大的豪门贵族以告诫。

楚国政局的剧烈动荡对宝鼎来说也是一个警示。君权是要维护的,贵族们的权势是要遏制的,这两者之间需要互相制约,否则政局必定不稳,而政局的不稳将带来一系列可怕的后果,这种后果足以导致王国的衰败和崩溃。

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最终取决于权利和财富的再分配,大秦国策的变革如果能和今日社会发展相适应,那国策变革就会成功,未来帝国也就能稳定而健康的发展下去。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人性太复杂,对权利和财富的攫取永远没有止境,过度的贪婪必然导致国策前后摇摆,而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永远是那样的遥远。

宝鼎暗自叹息,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河北能否在秋天获得收成?”宝鼎问道。

王翦迟疑了一下,“中原局势的变化对河北的恢复和稳定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旦中原崩溃,河北必受波及,秋收肯定极其有限。”

中原崩溃,河北战火再起,所有的投入都会打水漂,谁敢在这个时候把财富投到河北的土地上?

宝鼎想了片刻,问道,“假如我在两个月内稳定了中原局势,上将军可以保证河北的秋收吗?”

王翦点头,“你也看到了,咸阳豪门和巨商富贾云集邯郸,而河北的包袱又甩给了代北,河北农耕恢复的条件完全成熟,现在欠缺的就是有利形势。”

宝鼎稍加沉吟,又问道,“如果秋收不错的话,上将军是否愿意攻打燕国?”

王翦脸色微变,眼里掠过一丝诧异,旋即对宝鼎的意图了然于胸。

代北不稳,北疆就不稳,北疆不稳,秦军主力就无法南下,秦军主力不能南下,中原战局就无法打开局面。

今日大秦受挫于中原,若想迅速解决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土地换和平,但咸阳不会答应,这将给咸阳宫的权威以重击,如果咸阳能够接受割地赔城,能够忍受自身权威的损失,秦王政也就不会让宝鼎到中原处置危机了。

宝鼎若要迅速解决中原危机,就要以土地换和平,若要让咸阳宫接受这个屈辱的议和条件,就要给咸阳宫一个理由以维护其权威,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宝鼎如何用土地换和平,王翦不知道,但王翦估猜到,宝鼎为了维护咸阳宫的权威,必然要在中原做出策略性的退让。所谓策略性的退让就是以中原战场上的损失来换取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以损失小利益来换取大利益,只有如此,中原议和方案才能被咸阳宫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