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页

然而,这一刻他们才发现,他们直到此刻才算看到了真正的武烈侯,一位站在巅峰俯瞰天下的武烈侯。这样的人,让他们自叹不如,让他们高山仰止。

谁能看清这个时代?谁能推动这个时代的发展?谁能决定这个时代前进的方向?唯有天道而已,但今天他们竟然看到了一个可以与天道相抗衡的人。

武烈侯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有相当的说服力,与之相对应的对策也堪称完美。虽然这一切都是基于分析,基于推测,但假若它变成了现实呢?假如匈奴人统一了大漠,几十万上百万北虏杀进中土呢?所以中土必须尽快统一,而占据西南,不管是对于中土的统一还是对于可能存在的未来的南北大战,都是必须要做的,甚至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关系到中土存亡的关键所在。

盖聂站了起来,在众人惊讶和不安的目光中,缓缓说道,“我曾数次深入大漠,我在长城一线与匈奴人屡次作战,我对北虏的了解超过了在坐诸位,我可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匈奴人的实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匈奴人统一大漠的速度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料。”

停了一下,他又说道,“赵国的大将军李牧曾在长城重创匈奴人,追杀千里,但很快,匈奴人又卷土重来了。如今他们更是占据了阴山长城,对中土形成了直接威胁。代北大地震之后,假如秦军没有急速北上挡住匈奴人南下的脚步,我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匈奴人已经杀进了河北。”

盖聂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当今世上,有多少人像武烈侯一样清醒地认识到匈奴人的强大?像武烈侯一样清晰地看到正在逼近中土的危机?”说到这里他冲着武烈侯深施一礼,“我愿追随武烈侯诛杀北虏,矢志不渝。”

盖聂这句话一说,帐内众人不禁暗自苦叹。盖聂的支持最为关键,无论是开凿大渠还是远征西南,实际上都要靠十八方镇的灾民。十八方镇的灾民如今突然就变成了决定蓼园命运的一股强大实力,这种变化让大多数人一时难以接受。

短短几个月时间,武烈侯把一盘散沙的转徙灾民打造成了一股足以改变中土命运的强大力量,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其中的一系列变化历历在目,不相信都不行。

武烈侯可以翻云覆雨,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奇迹或许就是这样创造的。

※※※

盖聂之后,南山子、朱英、荆轲和庄翼等河北、江南官员都表示支持武烈侯的决策。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都像盖聂一样深刻理解天下大势和中土危机,而是这时候必须义无反顾地支持武烈侯,现在开凿大渠和远征西南就是“投名状”,是赢得武烈侯信任的最好机会。

蓼园一系的军政官长们当然要追随武烈侯一起“疯狂”,这里面没有选择的余地。

如此一来,以魏起为首的楚系官员不得不服从。现在熊氏外戚非常需要武烈侯的帮助,这位盟友的态度不但直接影响到大秦的王统,也直接决定了楚系熊氏的未来。

远征西南的决策终于获得了江南军政官长们的一致支持。

远征西南的前提是开凿大渠,打通南下的粮道,而开凿大渠的前提是把当前江南所面临的危机全部解决,赢得一个相当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