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

“这个计策建立在大统一的基础上,统一就要打仗,打仗就要破坏,破坏之后就要重建和恢复,所以此策在中土统一之前有效,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厚的收益,但中土一旦统一,此策就失去了基础,也随之就失去了继续实施的可能。”

武烈侯这句话讲完之后,军帐内霎时一片死寂。巨贾们面面相觑,激动的心情慢慢消散,神情渐渐凝重起来。这是事实,大家都清楚,只不过经武烈侯的嘴巴说出来,那效果就非常震撼了。

“我曾和大王有约定,十年内统一中土。”宝鼎平静地说道,“新年快到了,一年时光悄然而逝,距离我和大王约定的时间只剩下九年。在未来九年内,我们齐心协力,我指挥大军攻城略地,兼并诸侯,统一中土,而你们给我提供钱粮武器,帮我在后方恢复重建。我建功立业,你们也有显赫功勋。我的实力强大了,你们也因此获得巨大财富。我们各取所需,各有收获。”

“但是,我请诸位牢牢记住,九年,只有九年时间。如果九年后我未能统一中土,那么我们将面临一场灾难。”

“九年后,假如中土统一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建设一个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宝鼎说到这里,声音渐渐低沉,“大秦的国策将随之而变,大秦的兵事、政事和赋税等等制度都要修改,以适应庞大帝国的统治需要。”

“统一的帝国是不是继续发展工商业?会不会继续允许你们营商?国策的修改有没有可能将商贾打入地狱?”

宝鼎看看众人,轻轻拍了一下案几,“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统一后的国策肯定是重农抑商。”

军帐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滞,很多巨贾脸色大变,呼吸更是变得粗重。

“知道原因吗?”宝鼎淡然一笑,“很简单,统一之后国内稳定,没有战争,黎民安居乐业,接下来人口必然大爆发。”

“我们的国策是计口授田,家里的孩子越多,授田越多。我们的农耕艰苦,田地越多,需要的劳力就越多,当然要生孩子。如此最多二十年,人口就会暴涨。人口暴涨之后,就要更多的粮食。在农耕没有发展,亩产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垦荒,到边疆蛮荒之地开垦更多的田地,于是就需要更多的人口。”

“人口的增长需要时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你们会看到中土人口将创造历史记录。在这段时间里,人口不停地增长,田地不停地增加,粮食产量也在不停地增长,但粮食始终满足不了人口的需要。”

“田地增加,需要耕种的人口就越多,这时候如果不实施重农抑商之策,把大量的劳动力拿去发展工商业,那粮食产量必然降低。粮食少了,不够吃,又有倒买倒卖的商贾从中渔利,那么帝国必然爆发危机。这是咸阳绝对不愿意看到,也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所以必然要重农抑商。即便是我,也同意重农抑商。在关系到帝国安危的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和退让的余地。”

“这其实就是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将在未来主宰王国的兴衰,这个矛盾解决不掉,王国必然动荡,甚至轰然倾覆。”

“在我个人看来,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可以解决。”宝鼎说道,“解决的办法有两个,这两个有先后顺序。首先要提高农耕技艺。田地产出少的主要原因是农耕技艺落后,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不仅仅要兴修水利,还要大力改善农具,同时要积极改善耕种方法,并在中土范围内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

“农耕技艺发展了,田地亩产提高了,粮食充足了,可以保证人口需要并有盈余的时侯,中土会出现另外一个现象,那就是土地兼并严重,并导致大量农夫无地可耕。这同样是因为土地和人口的矛盾激化所致。人口多了,田地少了,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于是就会出现大量赤贫者。这些人如果不予以安置,必然引发暴乱。”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实施第二个解决办法,大力发展工商业。权贵富豪的钱财除了购买土地外还可以兴办工商业,工商业需要大量的人手,无地可耕的农夫们因此得以安置,权贵富豪们因此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而工商业的大发展必将增加帝国的赋税,这是一件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可以说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