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第215章 楚都谋划

武烈侯的安全至关重要,这次如果不是因为老太后和秦王夫人的委托,琴氏无论如何不敢承担如此大的风险,所以隗清把楚国朝堂上的事情简要述说了一下后,便主动催促宝鼎离开卧舱。

宝鼎听到项燕的名字后,心神有些乱了。他没有想到楚军淮北统率是项燕,更没有想到项燕和李园竟然在合纵一事上立场一致,这样一来,自己在中原战场上的最强对手就是这位历史上为楚国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骠悍老将了,而未来他的儿子项梁和孙子项羽将成为埋葬大秦帝国的掘墓者。宝鼎为自己最初的盲目乐观而羞愧,他意识到自己一厢情愿地改变历史轨迹的做法可能让大秦的统一大业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隗清的迷人魅力突然间消散了,宝鼎本来就忐忑不安的心陷入了厚厚的阴霾之中,对未来的信心也开始动摇。我凭一己之力能够击败项燕,击败合纵军?这未免太过自大了。

琴氏抵达寿春,楚国巨贾猗顿氏派人迎接。这是一次普通的商贸往来,但琴氏家主不顾车马劳顿,亲自赶赴楚都,显然负有重要使命。

猗顿氏在寿春城外有庄园。琴氏受邀入住。猗顿氏老家主设宴给隗清接风洗尘。席间隗清说明了来意,买粮买布,大量收购各种物资。理由是根据咸阳宫的消息,秦王政野心勃勃,打算在未来几年连续攻打河北,有心依仗国力上的优势把赵国活活拖垮。另外,匈奴人崛起于大漠,威胁秦国北疆,未来秦军极有可能两线作战,粮食布帛等物资肯定严重短缺,此刻囤积这些物资必将获得丰厚利润。

猗顿氏有同感。西秦现在是中土疆域最大的诸侯国,年轻的秦王又有雄心壮志,可想而知未来战争的频繁。战争是中土商贾积敛财富的源泉,低价囤积战争物资,高价卖给战争双方,财富可以在短短时间内飞速增长。猗顿氏随即决定抓住这个发财的机遇。

中土各国的巨贾都囤积有粮食和布帛等物资,相比起来,囤积这些物资远比把金银财宝埋在地底下更为安全,但粮食放久了会变质,布帛放久了会腐烂,所以囤积的物资也要频繁流动才能不断赚取利润。现在琴氏要高价大量购买,猗顿氏当然愿意卖。

两家随即商量具体细节。琴氏希望能够与猗顿氏长期合作,只要猗顿氏有的卖,琴氏就一定买,价格好商量。这其实就是变相唆使猗顿氏在楚国大量收购囤积粮食和布帛等物资。

猗顿氏与齐国田氏关系密切。当初猗顿氏以玉起家,后来靠贩盐致富,成为楚国第一巨贾,归究起原因就是得益于与齐国田氏的合作。只要把猗顿氏诱进这个发财大计,猗顿氏肯定会拉上田氏,如此齐国巨贾也就跳进了这个“陷阱”。

假以时日,秦国把不能当饭吃当衣穿的金银财宝都变成了粮食和布帛,那实力就强悍了,一旦横扫六国统一了中土,不论是金银财宝还是粮食布帛等物资,都将统统变成秦国的财富。

谁会相信秦国统一中土?没有人相信,尤其这些巨贾,他们的背后都是大权贵,或多或少影响着中土政局的发展。他们要想发财,就得依靠战争,假如中土统一了,他们到哪赚钱去?又如何发家致富,如何生存?在他们眼里,中土永远是列国争霸的局面,没有统一的可能,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地跳进了这个陷阱。

双方合作愉快,把盏言欢。

第二天,琴氏由猗顿氏陪同,进城拜会一些老朋友,而左尹阳文君熊岳就是第一个要拜会的大权贵。左尹到王宫议事去了,不过琴氏家主身份特殊,巴蜀隗氏和楚国宗室是世代姻亲,隗清与阳文君的女儿又是闺中密友,所以阳文君的夫人闻讯之后,非常高兴,急忙叫家老把隗清迎进了内府。

老夫人见到隗清之后,迫不及待地问到了女儿的情况。隗清一五一十地说了,并奉上公主的家书。

“秦王为何至今不立后?”老夫人最为关心的就是这件事,虽然她也知道一些咸阳宫的内幕,但秦王亲政九年了,迟迟不立后,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王国后、储的确立直接关系到王国的兴衰存亡,此等大事秦王竟然视如儿戏,任谁都觉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