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原长安君府上的家老彭赫带着两百多位脱离苦海的人跪拜于地,感谢武烈侯的恩情。宝鼎好言安抚,并感谢他们八年来对婴母子的照顾,这种不离不弃的忠诚必将得到回报。

南阳武烈侯府依旧以蓼园命名,这个细节让白氏很高兴,当即夸了宝鼎两句。

“武烈侯,你哪来这么多巧妙心思?”隗清一边观赏着庄园美景,一边不动声色地笑道,“你的天赋太惊人了,就连做君侯的天赋都让人惊叹不止。”

天赋?宝鼎暗笑,我哪有什么天赋?如果你也从两千年后穿越而来,肯定也是个无所不能的天才。“做君侯还要天赋吗?”宝鼎笑道,“姐姐试举一例。”

“你以蓼园命名封君府,显然是想告诉咸阳,你既不会筑城,更不会修宫殿,是不是?”隗清凑近宝鼎,低声说道。

“这是你的想法。”宝鼎说道,“在咸阳看来,此举可以证明我有野心。”

隗清“扑哧”笑了,“那你可有打算大兴土木?”

“我现在要做的事太多了,哪来的钱大兴土木?”宝鼎笑道,“既然出了咸阳,那就不要再想咸阳的事了,如果整天都把心思放在咸阳,必定一事无成。”

隗清笑而不语,急行两步走到白氏身边,陪着她一起乘车入府。

宝鼎上了韩非的车,问候之后,便说到了南阳的事。

“再有一两个月,我就能把南阳的盗贼一扫而空。”宝鼎说道,“等到南阳形势稳下来了,诸事走上正轨,我就打算印刷师傅的书,然后广为传发。有了师傅这本书,中土人将第一次认识到纸和印刷之术。”

“战乱年代,这种东西并不能给你的统一大业带来什么好处。”韩非的情绪有些低落,看上去很疲惫。

宝鼎犹豫了一下,问道:“师傅怀念故国吗?”

“故国就在几百里之外。”韩非手指东北方向,长长叹了一口气,“我老了,想叶落归根,但是……”韩非黯然摇头,“我回得去吗?”

“师傅,如果你……”

韩非摇摇手,“你不要给自己惹麻烦,我也不想给你惹麻烦。再说,就算你送我回去,韩王会同意吗?我现在是你的师傅,武烈侯的师傅,另外我还是大秦的博士,拿着大秦的俸禄,在没有征得咸阳同意的情况下贸然回韩国,那就是叛国。你想想,以现在韩国的局面,韩王敢收留我吗?假如韩王收留了我,秦军以此为借口杀进韩国,我就是韩国的罪人啊。”

宝鼎沉默无语,良久说道,“师傅内心深处还是向往中土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