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

谁是阴谋家?

是公子宝鼎吗?公子宝鼎是受害者,他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北边塞,他根本没有机会杀人。

是老秦人吗?不可能,老秦人迎来了东山再起的最佳机会,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做这件极度血腥的事。

此次秦军再次在河北战败,这一次失败让大王和关东人颜面尽失。桓齮的失败是建立在他在漳水一线歼灭十万赵军的基础上,结果功过不能相抵,他和他的部下们遭到了咸阳的严厉惩处。现在呢?蒙武和的关东部下们有什么骄人战绩?他们拿什么功劳来抵消河北大败的过失?

大王的处境因此变得非常尴尬,从楚系到老秦人,整个咸阳都在看一场笑话。遵照“法治”,大王就要一碗水端平,秉公处置。当初咸阳严惩桓齮和他的部下,现在就必须加倍惩处蒙武和关东人。大王打算怎么做?他若要维护自己的威信,在大秦军方建立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就要一碗水端平,他就要严惩关东人,否则,他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威信,还失去了大秦军队。

去年年底当老秦人黯然退场的时候,谁有又能想到,短短几个月后,老秦人就东山再起了?此时此刻,还有谁能阻止老秦人东山再起的步伐?即使强悍如大王,也不得不面对老秦人全面崛起的事实。但这一场阴谋却证明咸阳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正在试图阻止老秦人的再度崛起。

老秦人的崛起对哪一个势力的损害最大?无疑是楚系,但楚系会用屠杀三十八条性命,包括自己亲人的性命来阻止老秦人的崛起?事实上这绝无可能,咸阳宫的老太后还在,楚系强在朝堂,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与老秦人争夺军队的控制权。

看上去这场阴谋针对的是公子宝鼎和老秦人,是要蓄意挑起楚系和老秦人的争斗,那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者是谁?

阴谋家呼之欲出,人人震怖。

大王,咸阳宫的大王,以及大王所信任的关东人。楚系一旦和老秦人正面厮杀,那大王获利最大,关东人获利最大。谁有如此惊人的实力在短短时间内谋杀三十八人?大王。谁需要诛杀那些罪孽深重的楚人来重振大秦律法的尊严,重振王国的威严?大王。谁需要阻止老秦人的全面崛起?大王。谁需要打击在塞外建立惊人功勋的公子宝鼎?大王。

老太后悲恸不已,病情迅速加重,很快步入膏肓之境,就是因为老太后太伤心了,她终于看清了大王残忍的真面目,她的心彻底死了,她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来赎回楚人的生存,只希望用自己的死来哀求大王放过对楚人的屠杀,给楚人一条生路。

秦王政以沉默回应咸阳的猜疑,他日夜陪伴在老太后的身边,尽心服侍,仿佛忘记了咸阳宫外的血雨腥风。

秦王政要尽孝,但忠孝难以两全,国事还是不可避免地耽搁了。时值年底,各地郡县上计中央,是一年里最忙的时候,偏偏这时候老太后不行了,大王疏于国事,导致奏疏堆积如山。(上计,年终考绩制度。计,就是计书,指统计的薄册。上计范围较广,从赋税、户口、垦田到治安、荐贤等等,事无巨细,无一不包。)

今天秦王政出现在朝会上,公卿大臣们趁此机会纷纷上奏,以便把耽搁的国事赶快完成。

廷尉卿李斯第一个请奏,他认为楚系亲族及其亲信大量死亡是一场阴谋,他恳请大王下令彻查。

彻查?查大王?怎么查?谁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