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秦王政脸色铁青,眼里掠过一丝狞狰之色。

文武大臣沉默不语,神态各异,但眼里的惶恐却是清晰可见。

老太后一怒之下,毅然反击,很显然,她要不惜一切代价扶植公子宝鼎,决心将其打造成第二个长安君成蛟,那么,秦王政怎么办?

老太后这一招可谓妙若天成,彻底扭转了楚系的被动局面。宝鼎崛起了,老秦人实力强大了,接下来,秦王政的对手不是楚系,而是公子宝鼎了。咸阳局势再次轮回,公子宝鼎就像当初的长安君成蛟一样,被楚系坚决推到了秦王政的对立面,但公子宝鼎是否会成为第二个成蛟?秦王政是否像当初一样不得不依靠楚系外戚?

这道大王令当即公开,并在咸阳城隆重告示。

公子宝鼎做了武烈侯,咸阳沸腾了,民众盛赞老太后,而秦王政自然成为大家鄙夷的对象。

瞧瞧,公子宝鼎回来后,秦王政将其贬黜为庶民,叫他去看门,而老太后实在看不下去了,亲自将他接回咸阳宫,不但恢复了他的爵位,还将他的爵位一口气升到二十等伦侯爵。大秦国还是老太后最好,咸阳宫还是老太后说了算。

老太后身体不支,晕倒了,大王和武烈侯都跑去伺侯,这喜宴当然也就无法继续下去。

相国昌平君的心情非常好,大手一挥,都散了吧,明天我们去蓼园,一来恭贺武烈侯,二来也算是代替老太后欢迎武烈侯回家。

今天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夜中之后,咸阳城沐浴在漆黑的夜色里,但黑暗之中,一股股暗流却涌动不止,咸阳各方势力悄悄聚在一起,紧急商讨对策,就连秦王政都连夜召见了蒙氏和冯氏。

宝鼎仿若一梦,一天之内,从庶民到伦侯,从地上到天上,做梦一般不真实。

伺侯到了深夜,老太后幽幽醒来,握着宝鼎的手黯然垂泪。她难以想像,秦王政心狠如此,为了对付自己和楚系外戚,竟然把一个孩子从蛮荒之地逼出来,让他遭受非人的折磨和痛苦,何其残忍啦。

“我对不起你大父兴国君,也对不起你父亲公子弘,更对不起你。”老太后哽咽说道,“你或许怨恨我,恨我把你们孤儿寡母扔在乌氏那个蛮荒之地,但你牢牢记住,牢牢记住我的话,乌氏比咸阳好,比咸阳好千倍万倍,等你有一天懂事了,你就能理解我的苦心。”

宝鼎能理解,他现在就能理解。咸阳的权力斗争太血腥了,自己豁出老命给秦王政冲锋陷阵,但依旧没有赢得秦王政的信任,如今更是被老太后直接推到了秦王政的对立面,做了秦王政的对手。未来的命运是什么?历史没有记载嬴宝鼎这位大秦贵胄,所以宝鼎一无所知,但历史正在发生嬗变,按照这样的轨迹走下去,自己迟早要步长安君成蛟的后尘,兄弟阋(xi)墙,死于血腥残杀。

相比起来,自己宁愿待在乌氏放羊也不愿意到咸阳城来自相残杀。自己是兴国君一脉的传承,而兴国君、公子弘父子都是大秦储君人选,所以自己这个身份太敏感了,远远超过了庄襄王的庶子长安君成蛟。

现在楚系外戚在秦王政和自己的联手打击下血流满面,老太后没办法,为了芈(i)氏子孙后代,她反击了,一招命中要害,把秦王政和自己同时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