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公孙豹生气了,冲着曝布叫道:“派个人去告诉郡守,公子不过是个戍守辎重大营的五大夫,他去行辕干什么?晋阳有两位上将军,还有一位少上造将军,军方的事当然由他们出面处置。你叫人问问他,他是不是老糊涂了,连大小尊卑都搞不清了,还做什么郡守?”

宝鼎的脸色也阴沉下来。师傅这是干什么?这么屁大点的事情就要我出面?你要太看不起我了吧?要我出面可以,把事情再闹大,闹得不可收拾了我就去。王翦、桓齮、麃公都不露面,任由部下闹事,这明显就是以武力威胁咸阳,你以为我不知道?可惜你们都低估咸阳了,咸阳那位大王就等着你们闹了,闹得越大越好,最好是发生激烈冲突,那大王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也就可以出面了。现在你们虚张声势,把事情闹得这么小,我怎么出面?我出面了还是无济于事,无法帮助我返回咸阳啊。

第100章 他为什么要逃?

晋阳波涛汹涌,众人各自忐忑,这顿酒自然吃得难受。

琴唐和唐仰不敢久留,酒筵刚一结束便提出告辞,宝鼎却婉言相留。琴唐和唐仰以为宝鼎只是客套,坚持要走。宝鼎犹豫了一下,忽然问道:“你们和咸阳之间一直保持联系吗?”

琴唐迟疑了片刻,微微颔首,“如果事情紧急,三天内可以把消息送到。”

宝鼎凝神沉思,稍许,伸手相请。琴唐下意识地以为宝鼎有什么事需要联系咸阳,但事关机密,不得已利用他们的渠道,于是跟着宝鼎走进了偏帐。唐仰却留在帐外,与乌重闲聊。这两人有共同语言,谈的都是回易之事,非常投机。

琴唐本想拿着书信就走,谁知宝鼎进了偏帐后又陷入了沉思,眉头深皱,颇为踌躇。琴唐看他想得入神,不好打扰,只好先坐下了,等待宝鼎拿主意。

“小家主离开晋阳之前,可对先生说过什么?”宝鼎坐到了琴唐的对面,低声问道。

琴唐手抚长髯,沉吟不语。他从宝鼎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危机,显然,宝鼎要办的这件事关系重大,不是送封信这么简单,或许需要巴蜀人的帮助。

“隗(kui)氏家主离开晋阳之前,曾到辎重营找过我,与我长谈了一次。”琴唐郑重其事地说道,“公子或许不清楚我的身份。在秦国我是大匠,在巴蜀琴氏,我是琴氏小家主的大父。我这一辈有十七个兄弟姊妹,我排行第九。在我前面有四位兄长,如今都已作古。”

宝鼎闻言,当即露出了笑容。琴唐这句话说得很清楚了,他在琴氏家族说话有相当的份量,之所以还留在晋阳,其实是受隗氏所托,继续关注晋阳的形势,必要时候给公子宝鼎以助力。幸好隗氏做事考虑周全,否则自己今天即使想到了破解晋阳局势的办法,也因为距离咸阳太过遥远,鞭长莫及而错失良机。

“先生,隗氏能否影响楚系的决策?”宝鼎又问道。

琴唐白眉紧皱,犹豫了片刻问道:“公子要办的事是否与今日晋阳局势有关?”

宝鼎摇摇头,笑道:“晋阳局势无关紧要,关键是咸阳,咸阳的决策直接决定了晋阳局势的变化。”

琴唐虽然听说了宝鼎有惊人的天赋和与年龄完全不相对称的成熟,但一直将信将疑,现在与宝鼎面对面坐着,看他举止,听他说话,琴唐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公子的确非同一般,尤其此刻表现出来的成熟和老练,没有丝毫的造作和伪装,让人完全忘记了他的真实年龄,不敢再把他当作一个涉世未深的弱冠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