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张良?他就是张良张子房?宝鼎睁大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情绪更是激动,但相比初见李牧、荆轲之时,这份激动要减淡许多。他穿越到了战国,只要能活下去,将来见到的历史名人数不胜数,所以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正在日渐增加。只是他无论如何想不到,竟然会在此刻看到张良。

张良为合纵而来,难道他是纵横家?宝鼎很快平静下来,暗自琢磨了一下,随即估猜到张良合纵的目的。虽然张良想保住韩国,但形势不由人,即使赵国在未来一段时间连战连捷,西秦也没有耐心继续让韩国存在下去。旋即,宝鼎根据当前形势迅速分析了一下,马上想到了李牧要刺杀的对象,正是那位坐在正宾席位上的燕国国相公子隆。

李牧的胆子真是大破天了,这种事他也敢干。宝鼎惊骇之余,也知道自己的作用了,就是充当李牧嫁祸黑冰的工具,只是让他疑惑不解的是,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这一幕,更没有关于燕国国相被刺代北的记载。难道自己穿越过来后,翅膀刚刚开始扇动,蝴蝶效应就全面爆发了?

“南坐通庭院,北坐连大室,大室之后则是内庭,内庭之后是北苑,北苑有通天阁。”荆轲的声音渐渐低不可闻,再加上堂内噪杂,宝鼎不得不凑近身躯,侧耳聆听,忽然听到“通天阁”三个字,心跳骤然加剧,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从通天阁北望,五百步之外就是西城墙。过了西城墙就是胡市,过了胡市就是祈夷水,然后就是连绵高山。”

宝鼎知道荆轲的意思,感激涕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暗暗发誓,如果这次能逃出天生,一定要报答荆轲。既然蝴蝶的翅膀已经扇动,他就绝不让荆轲重演那一场毫无意义的悲剧。

“筵席上不要出错,礼节上更不要有丝毫闪失,否则一不错步步错,一点机会都没有。”

荆轲转头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你已经死过一次,上天会眷顾你。”说完这话,荆轲转身就走,迅速消失在东席背后的帷幕里。

※※※

“叮……”铜罄敲响,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大堂回荡,数息之内,大堂便安静下来。

公子恒即席说了一番欢迎辞,洋洋洒洒,抑扬顿挫,可惜宝鼎一句听不懂。

他在语言交流上有明显障碍,当时各国的度量衡计算单位、文字字体、地方方言和其它等等都不尽相同,中原方言、北方方言、关西方言、荆楚方言、吴越方言完全不一样,能够掌握多种方言的一般都是游历天下的士、武或者商贾。宝鼎前世是北方人,大学在南方念的,毕业后在江淮谋生,虽然也懂一些地方方言,但时间相差两千多年,同一个地方的方言经过一代代的演变,早已面目全非,他听不懂纯属正常。宝鼎重生后接触的人基本上出自中原,所以早期的交流大致没问题。

另外一个障碍就是他没有古文底子。宝鼎前世学的是理科,建筑机械专业,对中文并不擅长,对古文诗的认知也就停留在高中水平。先秦时期的古文尤其难懂,对他来说基本上就是一窍不通。如今公子恒滔滔不绝的一番文乎文乎的长篇大论,听在宝鼎的耳中就如天书。

公子隆随即致了答谢辞。接下来又是一番繁文缛节,双方礼来辞往,搞得不亦乐乎。

宝鼎一头雾水,听不懂,看不懂,不过他知道这就是先秦时期的礼仪,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源头,博大精深,如果有机会活下来,他倒想好好研究一番。

好不容易等到双方礼毕,然后乐舞开始,要上美酒佳肴了,但这一块的礼节更多,何时上茶,何时上酒,何时上菜,何时用净水,上什么酒,上什么菜,不同的酒用不同的器具有不同的喝法,不同的菜用不同的食具有不同的吃法,哪些酒菜要佐以乐舞,用什么乐舞……林林总总,琐碎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