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哎……”浮屠道琛见状,不敢再劝,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转身退出了厅去,背影萧瑟得令人心碎……

第543章 半道而击(上)

战事败坏至如今这等局面,高泉生的心情自是极度之郁闷,再加上先前议事之际的纠纷一闹,高泉生更是烦不胜烦,这一回到军营,便将诸将全都屏退,独自在中军大帐里喝起了闷酒来了,原本是打算借酒消愁,怎奈酒入愁肠愁更愁,一张原本尚算英挺的脸生生皱得跟苦瓜似的,不时地唉声叹气着,听得帐外轮值的亲卫们个个提心吊胆地绷紧了神经,唯恐一个不小心触怒了自家主子,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拿酒来!快拿酒来,混帐行子,人呢,都滚哪去了?”高泉生酒量甚豪,往日里也算是千樽不醉的人物,可今日心中有事,这才没喝上多久,便已是微醺,一见几子上的酒坛子空了,这便扯着嗓子嚷嚷了起来,登时听得帐外一阵纷乱,然则进帐的却不是送酒的亲卫们,而是一众大将们,不但梁大海、耿城两位左右都督来了,便是巩超凡等地位较高的将领也跟着行进了大帐之中。

“嗯?尔等来此作甚?”高泉生一见众将不经通报便进了帐,登时便来了气,眼一瞪,怒气冲冲地喝问道。

高泉生在一众将领中威信颇高,他这么一瞪眼,诸将皆有些个慌了神,你推我搡地暗示来暗示去,都不敢上前叙话,看得高泉生更是火大,黑着脸便要就此发作。一众将领中地位最高的左军都督梁大海见势不妙,没奈何,只得硬着头皮走上前去,低声地道:“大将军,我等听闻军中谣言四起,说是唐太子大军已至平壤城下,军心已乱,众军思归,恳请大将军为我等拿个准主意。”

高泉生一听梁大海说起此事,登时便是一阵大怒,猛地一拍几子,跳将起来,怒吼道:“放屁,此皆唐寇胡诌,尔等竟然也信,谁敢再乱嚼舌根,军法处置!”

“大将军息怒,大将军息怒。”站一旁的右都督耿城见高泉生发作了起来,忙从旁闪了出来道:“大将军,古人有云: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今我等困守周留城中,战又战不得,守又无粮,外无援兵,将士们有些怨言也是难免,又记挂着国中空虚,真要是唐太子那头成了事,我等岂不是亡国之罪人乎?”

“是啊,大将军,如今周留明显已不可守,我军何必为百济殉难,即便真要慷慨赴死,我等也该是战死在国中,望大将军三思啊。”耿城话音刚落,梁大海立马出言附和道。

“是啊,大将军,我等皆非贪生怕死之辈,战死又何妨,只是为他人殉难,万分不值啊,大将军,请您下令罢。”

“大将军,据末将所知,如今城中粮秣最多支撑到月底,过了这茬,我等便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大将军,我等愿拼死一战,总好过在城中等着活活饿死,您就下令罢,我等拼死追随大将军!”

……

梁、耿二将这么一出头,下头诸将自是乱纷纷地跟上,一时间满大帐里吵吵嚷嚷地喧闹得不可开交,闹得高泉生一个头两个大。

“够了,都给本将军闭嘴!”高泉生烦躁地一挥手,止住了众将的喧哗,低着头在大帐中急促地来回踱了几步,突地立足了脚,狠着声道:“本将军受命御敌于南线,自当舍生而取义,今百济若亡,我高句丽也必危无疑,况百济乃我高句丽之盟友,向来互通有无,某岂可行此背信弃义之举。”

“大将军,您怕还不知道罢,今日一早唐军射信入城之后,城中红布竟已告馨,不少民众为争一尺红布而打破了头,这百济已是靠不住了,我等若是再不做决断,只怕城中生变,真到那时,想走都无处可走了,大将军切莫自误啊。”高泉生话音刚落,大将巩超凡便排众站了出来,高声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