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李贞此话一出,莫离倒也罢了,他虽是李贞之心腹谋士,却不负责“旭日”事务,虽吃惊不小,却也没有急着开口,可纳隆却是不同,他可是“旭日”的总负责人,如今“旭日”出了大乱子,纳隆自是脱不开关系的,一惊之下,额头上的汗水便淌了下来,眉头紧锁地道:“殿下,魏王殿下是如何说的?殿下又是如何答的?”

李贞尽自心烦,却也不会拿自家谋士发作,深吸了口气,缓缓地将今儿个与李泰交涉的情形详细地叙述了一番,末了,语气平静地说道:“攘外必先安内,‘旭日’之事未决,这人却是不能交的,二位先生以为如何?”

如何?李贞口气虽是询问的样子,可内里却是不容置疑的坚决,这里头的道理说穿了一钱不值……李贞这是打算以交人为诱饵,诱使那些个潜伏在“旭日”中的暗桩们自我暴露,打算来个斩草除根了,有此一问,不过是要两人想出个稳妥的法子罢了,并不在于交不交人上,这一条莫离二人心里头都有数,只是仓促间要想找出个好法子来,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两大谋士各自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一时间书房里顿时静了下来。

“殿下,王继还是不能就此交出去,至于另两人可以交,不过却得安排妥当了才行。”沉默了良久之后,纳隆抬起了头来,伸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冷静地说道。

王继事关重大,自然不能如此快便交出去,这一条李贞自然是明白的,只是现如今李泰那头既然已经知道了王继的存在,再想将王继扣在手中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李贞自个儿是拿不出什么好主意了,此时见纳隆说得笃定,眉头皱了一下道:“哦?那该怎个交法?”

“殿下既然跟魏王约定好初六谈交易,那不妨就先去谈好了,答应了又何妨,至于王继此人倒是不必交出去,可利用此人作些文章却是不妨,不单可以拔除钉子,还可以试探一下各方的动态,尤其是侯君集那头的反应,又何乐而不为呢?不若……如此可好?”

嗯哼,这倒是个可行之策!李贞皱着眉头,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好生想了想,发现没什么疏漏之处,这才停了下来,看向始终不语的莫离,试探着问道:“莫先生以为如何?”

莫离倒也干脆,就答一个字:“行!”

“好,那就这么定了,本王倒是好奇得很,嘿,有胆子背着本王搅是非,那就该有胆子接受本王的薄惩。”李贞冷冷地笑了一声,一挥手,下了定论,语气之寒,饶是莫离、纳隆二人都算是见惯了生死之人,也不禁有些子心惊肉跳……

第146章 攘外必先安内(一)

贞观十六年三月初五,英国公李绩率京师六万大军出征,并总督沿途各路来汇聚之兵马,以十万之众攻伐齐州,太子李承乾代天子率文武百官至十里亭郊送,京师百姓观者云集,三牲祭毕,锣鼓喧天,浩浩荡荡的大军迤逦而行,旌旗招展,刀枪林立,好一派强军无敌之气势。

妈的,总算完事了,奶奶的,老子辛辛苦苦忙得半死,就他娘的尽瞧着李老头耍威风,没劲!眼眺着渐行渐远的大军,李贞心中不免有些子酸楚……自打奉命督办后勤以来,李贞可是日夜操劳,力气没少花,事情没少做,不过那全都是水面下的功夫,真儿个出征这等风光事儿却摊不上,内心里难免有些子吃味,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若是真叫李贞去打齐州,那他一准是敬谢不敏的,毕竟“杀兄”的名声可不是那么好听的,不过嘛,身为武将又有哪个是不喜欢征战的,眼瞅着别人威风,自个儿却还得在后头操心那些个后勤辎重补给的屁事儿,想来就令李贞满心不是滋味的。

“八弟,想甚子呢,嘿,瞧老大那副德性,嘿嘿……”站在李贞身边的李泰见李贞想得出神,手肘轻轻地碰了一下李贞,低声笑着说道。

李泰这么一说,李贞这才注意到太子李承乾此刻正从并不算高的祭台上走将下来,虽有几名小宦官在扶持着,可那一瘸一拐的样子,还真跟跛脚鸭子无甚区别,不由地抿了下嘴,看了眼李泰,露出了丝会意的微笑。

“嘿,八弟,明儿个老地方见,该不会忘了罢?”一见李贞笑了,李泰自然不会忘了趁热打铁,笑容满面地紧叮了一句。

呵,这小子啥时都忘不了进东宫的事儿。李贞心中暗骂了一句,可脸上却满是笑容地答道:“哪能呢,四哥放心好了,明日午时见好了。”